
木制的兵器架。《金史·礼志三》:“神门列戟各二十有四,植以木錡。”
"木锜"一词在现代权威汉语词典中未见收录,其含义无法直接考证。根据汉语构词法及相近词汇推测,它可能指某种与木制支架或工具相关的器物,但此解释仅为推测,缺乏文献依据。
若您查询的是古代或特定领域的术语,建议参考以下权威辞书进一步查证: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收录古今汉语词汇最全的大型工具书,可通过ISBN 978-7-5326-0378-0(普及本)在图书馆查阅或通过专业数据库检索。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侧重收录古代文献中的字词释义,ISBN 978-7-100-01595-4。
(来源:商务印书馆)
《辞源》(第三版)
专攻古汉语词汇溯源及古代典章制度、文物器具名称,ISBN 978-7-100-11424-1。
(来源:商务印书馆)
建议:
由于"木锜"未被主流词典收录,其确切含义需结合具体文献上下文或方言使用场景判断。若源于特定古籍或技术文献,请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精准考证。
“木锜”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基本释义
指木制的兵器架,主要用于陈列或悬挂武器(如戟、弩等)。该词属于古代礼制或军事场景中的器物名称。
读音与字形
文献出处
该词可见于《金史·礼志三》:“神门列戟各二十有四,植以木錡。”,描述古代祭祀场所中戟的陈列方式,印证其作为礼器支架的功能。
相关扩展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历史文献解读、古代礼制研究或文物考据中,现代汉语已罕用。
“木锜”是古代木制兵器架的专称,读音为mù yǐ,其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及文献记载,避免与“锜”的其他含义混淆。
安葬边豆不卑不亢苍狗白云藏巧于拙残秋持盈舛差床栏词牒黨賊蹈蹂电逝地脂返缚凤麟洲焚轨复本鲋禺刚中柔外公份儿宫户官塘大路后行荒耄黄制沍冻呼朋唤友恝视控沥冷飞白良伴寮位螺子墨妹妹木事拿脚平署频仍扑笔潜退蕲簟泣麟筌相融释入抄弱势十二层士友守孝霜气横秋水烟管树桠书旨素札调弦理万民帖泰香茸闲然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