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危险的境地。《易·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唐 李为 《蔺相如秦庭返璧赋》:“蹈虎尾而若闲,过鲸口而无惕。” 宋 陆游 《小舟》诗:“宦途危虎尾,闲味美熊蹯。”
“虎尾”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字面意义
指老虎的尾巴,常见于文学作品或日常描述中。例如《墨子》提到的“虎尾鞭”即指用虎尾制成的武器()。
比喻义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虎尾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虎的尾巴。虎是一种大型猫科动物,尾巴是它身体后部的一部分,通常表现出虎的威武和力量。
虎尾的部首是虍,表示与虎相关。它的总笔画数是11画。
虎尾的字形比较简单,形象地展示了虎的尾巴形状。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说文解字》,是古代字书的一部分。
虎尾的繁体字为「虎尾」,在繁体字的形式上并没有太大差别。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一些差异,但虎尾的字形基本保持一致,没有太大变化。
1. 大猫是野生虎的后代,它们有着非常漂亮的虎尾。
2. 被认为是吉祥象征的虎尾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虎尾可以作为组词的一部分,例如:虎尾竹、虎尾兰、虎尾石斛等。
虎尾的近义词包括虎尾狮、虎尾蛇等。
虎尾的反义词可以是类似于兔耳朵、狗尾巴等动物尾部的形容词。因为兔和狗的尾巴与虎的尾巴具有不同的特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