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劘規的意思、劘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劘規的解釋

切蹉規戒。 明 徐階 《送司封仲芳揚子赴留都》詩:“古道日淪替,群諛紛追隨。子獨諒迂僻,經訓相劘規。”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劘規”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1.拼音與基本釋義

2.出處與用法

3.結構解析

4.近義與關聯詞

5.現代適用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規”字的演變或其他古典詞彙,可參考《新華字典》對“規”的解析(如字形、本義等)。

網絡擴展解釋二

劘規

劘規是一個古代漢字,它的意思是“确認、确定、規定”。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力”部,右邊是“九”部。在筆畫上,它總共有17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尚書·周書·慎刑》:“劘法不端,唐虞休矣。”這裡的“劘法”就是指确認法律規定,并加以約束執行的意思。

正因為劘規有古老的起源,所以在繁體字中也保留了這個詞。在繁體字中,劘規被寫作「劉規」。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劘規也有不同的寫法。在《說文解字》中,它的上半部分是“亻”,表示人,下半部分是“和”表示和諧、合作。這種寫法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協作和合作,以達到确認和确定規則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使用劘規的例句:

  1. 我們需要劘規一下會議的議程。
  2. 公司對進貨價格進行了劘規。
  3. 政府劘規了新的環保法。

與劘規相關的組詞包括:劘令、劘約、劘定等。這些詞都以“劘”作為部首,表示确認、确定的意思。

近義詞:确定、規定、約定

反義詞:疏忽、隨意、不明确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