劘規的意思、劘規的詳細解釋
劘規的解釋
切蹉規戒。 明 徐階 《送司封仲芳揚子赴留都》詩:“古道日淪替,群諛紛追隨。子獨諒迂僻,經訓相劘規。”
詞語分解
- 劘的解釋 劘 ó 切削。 砺;磨:“砥石劘厲,欲求铦也。” 摩:“君曾西遷為拓本,濡麝割蜜親劘揩。” 迫近;逼近:“氣劘屈賈壘,日短曹劉牆。” 規勸;直言勸谏:“賈山自下劘上。” 切磋:“田子與之遊,用詩文學藝
- 規的解釋 規 (規) ī 畫圓等的儀器:圓規。兩腳規。 法則,章程,标準:規則。法規。常規。清規戒律。 格局,範圍:規模。 相勸:規盡力。規谏。規正(a.規勸,匡正;b.整齊;c.規矩)。規勉。 謀劃:規劃。規
專業解析
“劘規”是漢語中較為生僻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字形、字源及文獻用例綜合分析:
一、分字釋義
- 劘(mó):《說文解字》注“削也”,本義為用刀切削,引申為切磋、規勸。《廣雅·釋诂三》載“劘,磨也”,如漢代王褒《四子講德論》中“切劘琢磨”指學問上的精研。
- 規(guī):《玉篇》釋“正圓之器也”,本指畫圓工具,後衍生為法則、勸誡義,如《孟子·離婁上》“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二、詞義解析
“劘規”屬并列結構複合詞,強調“以切磋方式勸誡修正”。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提及“劘”含“摩厲”之意,與“規”結合後,特指通過直言切磋使人遵循正道,如《明史·儒林傳》載學者“相與劘規,務袪虛妄”。
三、引證文獻
該詞多見于明清儒學文獻,例如:
- 明代高攀龍《困學記》:“友朋劘規,如攻玉石。”
- 清代黃宗羲《明儒學案》評王陽明門人“以劘規為責善,不堕玄談”。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劘規”已罕用,但在研究古代倫理思想時仍具學術價值,如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曾援引此詞分析儒家修養方法。
網絡擴展解釋
“劘規”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1.拼音與基本釋義
- 拼音:mó guī
- 釋義:指“切蹉規戒”,即通過切磋、讨論來勸誡或規範行為,強調以交流方式達成道德或行為準則的共識。
2.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來源:出自明代徐階的詩作《送司封仲芳揚子赴留都》,原句為“子獨諒迂僻,經訓相劘規”。詩中表達了對友人堅守古道、互相規勸的贊許。
- 詞性:動詞性短語,多用于書面語或古典文學語境。
3.結構解析
- 單字拆分:
- 劘(mó):本義為“切磨”,引申為切磋、研讨。
- 規(guī):指規範、規則,此處作動詞,意為勸誡、約束。
- 組合含義:兩字結合後,強調通過交流與探讨實現道德或行為上的互相規正。
4.近義與關聯詞
- 近義詞:規谏、勸誡、切磋(需根據語境區分)。
- 反義詞:阿谀、縱容。
5.現代適用性
-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極低,多見于研究古典文學或曆史文獻時。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互相規勸”“研讨規範”等更通俗的表述。
如需進一步了解“規”字的演變或其他古典詞彙,可參考《新華字典》對“規”的解析(如字形、本義等)。
别人正在浏覽...
阿羅白金漢宮徧循斌蔚比伍暢教誠明答救搭拉凋謝斷炊糞箕福田衣詭避鬼州海圖韓張合方氏橫插江門谏説積惡驚痛顆粒肥料林下風度龍矩密愛炰虓剖衷谯诃棨戟遙臨齊梁體輕鎖窮山群戲衢壤融混三虢三浣身體鍛煉蛇螫斷腕説合死相讨筊跳起來統鋪恸啕涒漢鼃吹瓦溝外鄉刓方爲圓完實無骨燈侮劇霞飛賢從孝假信不及心不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