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蟊虿的意思、蟊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蟊虿的解释

比喻坏人。 唐 范摅 《云溪友议·王箫化》:“后司空 林公 弛其规准,别诱言化,復通其盐运而不赡金帛,遂令部落怀二,猾悍邦君,蟊蠆为羣,侵逼城垒,俘掠士庶妻子,其万人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蟊虿(máo chài)是汉语中的一个复合词,由“蟊”和“虿”两个单字组成,泛指对农作物或社会有害的虫类,后引申比喻危害人民或国家的坏人。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基础释义

  1. 本义

    “蟊”指食苗根的害虫(如蝼蛄、金龟子幼虫),“虿”指蝎子类毒虫。合称泛指对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

    来源:《说文解字》释“蟊”为“虫食苗根者”,《本草纲目》载“虿,蝎属”。

  2. 比喻义

    引申指祸国殃民的奸恶之徒。如《诗经·大雅·瞻卬》中“蟊贼蟊疾”即用害虫喻指祸乱朝纲者。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8卷第142页。


二、字源与构词分析


三、古籍例证

  1. 《左传·襄公十四年》

    “蟊贼远屏,晋国以宁。” 此处“蟊贼”与“蟊虿”义近,均指危害国家的奸佞。

  2. 《诗经·小雅·大田》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 汉代郑玄笺注:“食根曰蟊,食节曰贼。”

    来源:《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


四、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蟊虿”属书面语,常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强调对群体或社会根基的破坏性,如:

“扫除社会蟊虿,方能国泰民安。”

来源:《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五、相关辨析

网络扩展解释

“蟊虿”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1. 字义解析

    • 蟊(máo):指危害庄稼根部的害虫,如《诗经》中提到的“蟊贼蟊疾”。后引申为比喻危害国家或人民的坏人。
    • 虿(chài):古指蝎子一类的毒虫,如成语“蜂虿有毒”,常用来象征阴险恶毒之人。
  2. 整体含义
    “蟊虿”组合使用,泛指害虫或恶人,强调对社会的危害性。例如,古代文献中会用“蟊虿”比喻奸邪之徒或破坏性势力。

  3. 文化背景
    该词源自农耕社会对虫害的观察,后通过比喻延伸至人文领域,反映了汉语中“以物喻人”的修辞传统。

别人正在浏览...

包单犇丧彼记并节秉文兼武蔡锷插孔産后谗客朝益暮习戳煤钎存义答数饿显匪莪風斗府经伏谒概众沍阴俭率俭岁拘劫句矩看守内阁客冬良晤励声龙腾虎跃鸬鹚瘟砢礧铓锋毛脉梅润猛地里牛气怒谴披绎桥涵骑将亲里三隐沙葱少牢实秀霜禾水宋书香死并酸甜苦辣滩潬蜪犬庭诰挽卒威风祥麟稳展香泥小披匣炮细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