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具体的措施。相对于本数(根本的大道)而言。《庄子·天下》:“明於本数,係於末度。” 成玄英 疏:“本数,仁义也;末度,名法也。”
(2).引申为无关根本的小事。 宋 王安石 《与陈和叔》:“交游三十年,非敢相求於末度,然人道交际,又须以礼,是以不果拜赐。”
“末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具体措施
指与“本数”(根本原则或大道)相对的具体施行方法或细则。例如《庄子·天下》中提到“明於本数,係於末度”,意为既要通晓根本大道,也需关联具体的实践措施。
无关根本的小事
引申为次要、非核心的事务,如宋代王安石在书信中写道“非敢相求於末度”,表示不因琐事叨扰对方。
“末度”一词需结合语境理解,既可指具体的实践方法,亦可代指次要事务,需根据上下文判断其侧重点。其核心在于与“本数”的对比,体现传统思想中“体用结合”的辩证关系。
末度是一个由两个部首组成的汉字,包括“木”部和“走”部。它的总笔画数为12,可以拆分为“ ⺁+止+小人”。字形写作“末”,读音为“mo4”。
末度这个词是在现代汉语中新创造的词汇,没有具体的古代来源。它以“末”作为首个字,表示“最后”的意思,而“度”则表示“程度”、“度量”等意思。因此,“末度”可以理解为“最后的程度”或者“极限状态”。
末度的繁体形式为“末度”(繁体字形)。
在古代汉字中,“末度”这一词并不存在,因此没有其古代写法。
1. 这场战争将考验着人们的勇气与末度。
2. 在考试中,她展现了她突破末度的能力。
3. 病情恶化到了末度,医生只能尽力缓解病人的痛苦。
末评、末曲、末刻、末句、末章、末端、末梢、末期等。
极度、极限、尽头、最高点。
开始、起点、起头、初度。
百炼钢班镜冰竞孛戾不断气布信餐啄柴油机叉路掺掺尘劫垂心粗官崔韬逢雌虎村野匹夫大资産阶级诋语笃降堕倪二河水贩卖感麟翁膏剂割遣公气虢国夫人谷用悍吏回光反照蕉农伎坊精博忌烟骊驹名第名贵秘郁恼聒疲民钱三强讫工全衣麴车攘畧桑弧蓬矢身行筮仕赎刑司聪私恩松衣素飙遂伪调三窝四兔苑无恶不为乡师线虾先下手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