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蜜香树皮和叶所造的纸。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蜜香纸》:“蜜香纸,以蜜香树皮叶作之,微褐色,有纹如鱼子,极香而坚韧,水渍之,不溃烂。”
蜜香纸是中国古代一种珍贵的手工纸品,其名称源于造纸原料和特殊香气。据《南方草木状》卷中记载,蜜香纸以"蜜香树皮"为主要原料,混合楮树纤维制成,因纸张自带天然木质清香而得名。晋代嵇含在《南方草木状》中描述该纸"微带褐色,纹似鱼子",其制作工艺被收录于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造皮纸"篇,记载需经蒸煮、漂洗、捶捣等十二道工序。
唐代《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该纸为端州(今广东肇庆)贡品,常用于宫廷文书抄写。宋代赵汝适《诸蕃志》指出其"遇水不濡"的特性,成为佛教经卷专用纸。明代周嘉胄《香乘》卷十八考证,蜜香纸的香气源自蜜香树树脂,该树种属瑞香科沉香属,与现代沉香木存在植物学关联。
据《中国造纸史》考证,蜜香纸的黄金生产期在唐宋时期,后因原料稀缺逐渐失传。其独特的防蠹特性源于树皮含有的天然苯丙素类化合物,这一科学解释见于《传统手工纸的科学分析》研究成果。现故宫博物院藏敦煌写经中,仍有少量唐代蜜香纸实物存世。
“蜜香纸”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不同来源进行说明:
根据晋代嵇含《南方草木状》的记载:
这类纸张在古代可能用于特殊文书或贵重典籍的书写。
查字典等现代词典提到其作为成语的用法:
两种解释的权威性差异较大:实物记载源自古籍,而成语用法多见于现代网络词典,传统成语工具书未见收录。建议根据具体语境区分使用。
安道尔白帢白条邦彦徧地表荐秤鈎乘雷充庖冲秀楚醴大次代为当面是人背后是鬼大团结反转风傻風筝粉骷髅抚兵干颤贡实国妖海会洪祚后半夜画烛惠济见仗觉非匡谬正俗率神买宴马络秘籍女头披蓑签押房轻战秋扇见捐劝世日理万机日食钱入宦入览三联单笙乐尸蹷拾没税课殊涂同归属怨孙曹贪恋调唆铜章铜子涂陌委职现代汉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