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匡谬正俗的意思、匡谬正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匡谬正俗的解释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后人之於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輒谓伤忠厚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匡谬正俗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固定短语,其核心含义指纠正错误、匡正不良风气或习俗。以下从词典释义、语义构成、典籍溯源及现代应用角度详细阐释:


一、字义分解与整体释义

  1. 本义为“纠正”,《说文解字》释:“匡,正也。”引申为扶正、挽救之意。

  2. 指错误、荒谬的言论或行为,《广雅·释诂》注:“谬,误也。”

  3. 动词,意为“使端正”,《论语》有“政者,正也”之训。

  4. 指社会风气、习俗,《礼记·曲礼》云:“入国而问俗。”

整体释义:通过批判错误观念或行为,引导社会风气回归正统与规范,强调对文化、道德层面的纠偏与引导作用。


二、典籍溯源与权威用例

该词直接源于唐代学者颜师古的训诂学著作《匡谬正俗》。书中系统考辨古籍中的文字、音韵、训诂谬误,并批判民间讹传习俗。例如:

“匡谬正俗,祛惑释疑,盖为学者之津梁也。”(《匡谬正俗·序》)

颜师古以经典文献为依据,纠正时人对典籍的误读和世俗偏见,奠定了该词的学术权威性。


三、语法结构与语用特征


四、现代应用与延伸意义

当代语境中,“匡谬正俗”常用于以下场景:

  1. 学术领域:指正研究中的理论错误或方法偏差(如文献考据、历史研究)。
  2. 文化传播:引导公众辨别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抵制低俗文化侵蚀。
  3. 社会批评:针砭时弊,呼吁重建公序良俗(如媒体评论、公共政策讨论)。

权威参考文献

  1. 颜师古《匡谬正俗》(中华书局点校本,1999年)
  2.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卷,页1083
  3.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匡”字条
  4.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对动宾结构的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匡谬正俗”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1.基本含义

指纠正错误,矫正陋习,强调对错误观念或不良习俗的修正。该词为中性色彩,多用于书面语境。

2.结构与来源

3.用法与示例

4.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唐代颜师古《匡谬正俗》原文或田北湖的文学评论。

别人正在浏览...

闇僞扁桃腺鼈索秉耒惨凛乘轩鹤磁性氮肥方土膏场绣浍弓长供应广柑关右跪毯雇用洪胄胡客伙多护腰金德精化精舍矜育櫑具剑类锡凉州曲戾很鬘华曼陀罗祢庙内位泥母牛山泪迫晦前帆绮梦秦圣器食柔愿如兄如弟森列山外十二金牌史馆石距受直双瞳剪水缩回踏壁鞺鞜突磨外在纹身险巾先君小底夏衣西窗剪烛系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