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敏求的意思、敏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敏求的解释

勉力以求。语本《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刘宝楠 正义:“敏,勉也。言黽勉以求之者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好古敏求者,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心之理耳。” 郭沫若 《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他的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那个简略自传,也表示着他一生都在困学敏求当中过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敏求”是由“敏”与“求”组合而成的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为“勤勉探求”,常用于表达对知识、真理的积极追寻态度。根据《汉语大词典》及经典文献记载,该词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词素释义

“敏”本义为动作迅捷,《说文解字》释为“疾也”,后引申为勤勉、聪慧之意,如《论语·公冶长》载“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求”则为“探索、索求”,《尔雅·释言》注“求,索也”。二者结合形成“以勤勉之态探求目标”的复合语义。

二、经典文献用例

此词源自《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特别强调:“敏者,汲汲之谓”,即形容孔子以迫切勤勉之心钻研古代文化。该典故成为后世形容治学精神的典范表述。

三、语义扩展层次

  1. 基础层:指具体行为上的勤奋探索,如清代顾炎武《日知录》中“敏求当世之务”指向实务研究;
  2. 抽象层:蕴含“知行合一”的哲学维度,如王阳明《传习录》所言“敏求于心体之明觉”;
  3. 当代用法: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学术领域,例如“敏求新知”“敏求创新”等短语,强调主动进取的研究态度。

四、权威辞书定位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收录该词条,释义为“勤勉以求”,并标注其文言色彩;《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归类为“书面语词汇”,建议在正式语境中使用。两典均以《论语》为书证来源,凸显其经典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敏求”是一个源自儒家经典的词语,其含义与用法可结合以下要点解析:

1.词源与基本释义

2.引申含义

3.用法与语境

4.相关辨析

如需进一步查阅古籍原文或学者解析,可参考汉典及《论语》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阿步干板儿板栗部员初版本辍然等不及颠师渎乱肥重丰敞風起雲布封嘴跗鄂符镇个体经济隔音符号汗珠掍合活版扈游家至户察积金累玉际畔揪辫子疾言厉色窥勘浪荡子懒龙良鍼麟台马褡子蔑须有暮生儿内女念顾年数乜邪逆意贫危敲朴青弦取怜商祝市狙诗礼视为知己矢跃霜辔台府特支挺切涂泥僞谬危阽文牍主义宪学销衅孝养新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