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亡状的意思、亡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亡状的解释

(1).无礼。《汉书·项籍传》:“异时诸侯吏卒徭役屯戍过 秦中 , 秦中 遇之多亡状。” 颜师古 注:“无善形状也。” 宋 洪迈 《容斋三笔·朱崖迁客》:“此人固亡状,要之为一州主,所谓邦君也。”

(2).指目无法纪的人。《汉书·西南夷传》:“将军诛亡状,为民除害,愿出晓士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亡状是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已罕用,主要含义如下:

一、本义:无礼、不敬之态

指言行放肆、不合礼法的状态。多见于秦汉简牍文献,如: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载:“殴大父母,黥为城旦舂。今殴高大父母,可论?比大父母。”其中“亡状”即指对尊长的冒犯行为 。

二、引申义:罪状、劣迹

汉代文献中引申为指称罪行或不良行为,常见于司法文书:

《汉书·翟方进传》记:“(浩商)捕得,伏其亡状。”此处指浩商被查明所犯罪行 。

三、特殊用法:汉代公文术语

在汉代官文书中,“亡状”特指官吏失职或治理不善:

居延汉简中有“驿骑亡状”的记录,意为驿骑官员履职不力 。


学术依据:

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及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的考释,古籍用例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及出土简牍整理报告。需注意该词属历史词汇,现代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亡状”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不同文献和语境:

一、古代文献中的含义

  1. 无礼、行为不端
    源自《汉书·项籍传》等古籍,指人缺乏礼节或品行不端。例如《容斋三笔》提到“此人固亡状,要之为一州主”,即批评某人虽居高位却行为失当。

  2. 目无法纪之人
    在《汉书·西南夷传》中,“亡状”代指违法乱纪者,如“将军诛亡状,为民除害”,强调对不法之徒的惩治。


二、现代词典的补充解释

部分现代辞书(如查字典)扩展了该词含义,形容人因疾病、饥饿等极度虚弱的状态,带有贬义色彩,多用于描述病重垂危或精神萎靡的样子。


三、综合辨析

别人正在浏览...

哀启拔除保民悖惑奔触并臻波痕不嗄春归雌哑榱橑道意调动琱刻凡草翻车鱼分节黂緼父权广丽国讣裹抹黄齑淡饭豢縻欢迎回缅嫁鸡逐鸡交钞经济基础决流抉面沮扰看长抗灾空心菜款纵老饕悗夺冒失没食子酸明查暗访祢生漠不关心奶姆女歧晴翠奇耦髯参军上下一心实边爽笏怂兢特技摄影托处万箭攒心玩弄微笑文海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