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昌明兴盛。亦指盛世。 汉 扬雄 《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 唐 高适 《留别郑三韦九兼洛下诸公》诗:“幸逢明盛多招隐,高山大泽徵求尽。” 唐 李翱 《答皇甫湜书》:“词句足以称讚明盛,纪一代功臣贤士行跡。”
(2).旺盛;强盛。 汉 王充 《论衡·道虚》:“肤温腹饱,精神明盛。” 宋 范仲淹 《再奏乞两府兼判》:“虽有夷狄,而中国明盛,彼不我轻。”
(3).指美好的盛德。《文选·班固<典引>序》:“虽不足雍容明盛万分之一,犹启发愤满,觉悟童蒙。” 吕延济 注:“言不足以言天子美明之盛德。”
"明盛"是一个汉语复合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光明昌盛(多指政治清明的盛世)
这是"明盛"最核心的含义,形容国家政治开明、社会繁荣、国力强盛的时期。其中:
这个词常用于描述或赞美历史上的太平盛世或理想中的治世景象。例如:"躬逢明盛"意指亲身经历或生活在政治清明、国家昌盛的时代。
显赫盛大(多指地位、功业等)
在更广泛的语境中,"明盛"也可用来形容个人或家族的声名显赫、功业卓著、地位崇高。例如:"功业明盛"意指功绩显著,声名远播。
权威来源参考:
[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1994.]
[来源参考: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 1979-1983.]
[来源参考:相关古籍文献记载,如《汉书·扬雄传》、《李文公集》等。]
[来源参考:现代书面语及历史研究文献中的用例。]
“明盛”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昌明兴盛,指盛世
多用于描述政治清明的时代或国家繁荣的时期。
例:汉扬雄《解嘲》中“遭明盛之世”,唐高适诗句“幸逢明盛多招隐”,均指代盛世背景。
2. 旺盛;强盛
强调事物或精神的蓬勃状态。
例:汉王充《论衡》提到“精神明盛”,宋范仲淹称“中国明盛”指国力强盛。
3. 美好的盛德
特指高尚的品德或时代的美好特质。
例:《文选》注释中以“明盛万分之一”赞颂盛德,部分典籍将盛世与德政结合解读。
4. 作为名字的寓意
“明”象征光明磊落,“盛”寓意兴盛繁荣,组合后常寄托对个人或事业的美好期许。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文例句或具体用法,可参考《解嘲》《论衡》等原著文献。
按法暴猛便媚伯英部从不聿不中用餐风宿露巉岩赪杀伧奴除次触引打插耽意雕斵放颠废寝忘飧割荣桂姜涵沈核勘厚秩黄策兼利径向精准纍絷遴简啰说白道命故靡饰木履泥名失实懦退拍演前挽后推挈辞青萝人格戎马生郊瑞圣弱寡赏眺剡中升官发财生像沈李浮瓜神清气朗疏脊殊绝束马县车隧志调舌弄唇铜爵同天节瓦罍弯环微法飨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