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心俯首的意思、降心俯首的详细解释
降心俯首的解释
谓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科举》:“遂令天下学子,虽有絶学高志,不能不降心俯首,以肆力於诗赋帖括之业,而通人硕儒,蹉跎不第。”
词语分解
- 降心的解释 平抑心气。《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魏书·刑罚志》:“而长吏咸降心以待之,苟免而不耻,贪暴犹自若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太宗 时与 明 议和, 庄烈
- 俯首的解释 ∶低下头俯首做画 ∶比喻顺从俯首听命详细解释.低头。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 百粤 之君,俯首繫颈,委命下吏。”《史记·太史公自序》:“ 迁 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
网络扩展解释
“降心俯首”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jiàng xīn fǔ shǒu,其核心含义是虚心下气、恭顺服从,常用于描述对权威或强势者的屈服态度。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该词:
一、基本解释
- 释义:指主动降低心气、低头顺从,强调心甘情愿的服从状态。
- 结构:联合式成语,由“降心”(抑制心志)和“俯首”(低头)两部分组成,共同强化谦卑的意象。
二、出处与背景
- 来源:最早见于梁启超的《变法通议·论科举》。文中提到科举制度迫使学子“降心俯首,以肆力于诗赋帖括之业”,揭示了该词与被动服从社会规则的关联。
- 时代背景:作为近代成语,其产生与清末社会变革中对传统制度的批判密切相关。
三、使用场景与情感色彩
- 适用情境:多用于描述对权威、强者或不可抗力的服从,如职场、传统礼教等场景。例如:“面对严厉的上司,他只能降心俯首。”
- 情感色彩:中性偏消极,隐含无奈或被动妥协的意味,但也可用于褒义语境中表示谦逊态度。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俯首帖耳、低声下气、逆来顺受(均强调顺从,但“俯首帖耳”更显卑微)。
- 反义词:桀骜不驯、针锋相对(强调反抗或不屈)。
五、用法与示例
- 语法功能:作谓语、宾语或状语,如:“他降心俯首地接受了批评”。
- 例句:梁启超原文中,学子因科举制度“降心俯首”,放弃学术理想而钻研应试技巧。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降心俯首”既可用于描述被迫服从,也可反映主动谦逊的态度,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如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参考权威词典或文学作品。
网络扩展解释二
降心俯首
《降心俯首》是一个成语,意为降低自己的姿态,屈服于他人或事物。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态度谦虚,虚心接受、顺从他人的情景。
拆分部首和笔画:降(阝土+卩)心(忄心)俯(人+八⺆)首(首)。
来源:《礼记·玉藻》篇中有“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忠言逆耳利于行、毁誉同声何足怪?...是以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道高尚者求之不得,大勇者抗之不胜。”之段落,于是后世有“降心俯首”一词。
繁体:降心俯首
古时候汉字写法:降心俯首
例句:在面对长辈时,我们应该降心俯首,虚心接受他们的教诲。
组词:降低、心态、俯从
近义词:低头、卑躬、屈服
反义词:高傲、骄傲、不屑一顾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