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略的意思、庙略的详细解释
庙略的解释
朝廷的谋略。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式扬庙略,克清天步。”《旧唐书·李晟传》:“寇贼窃据京邑,天子出居近甸,兵柄庙略,属在明公。” 宋 司马光 《相国颍庄敏庞公挽辞》之一:“儒衣临絶塞,庙略运奇兵。”
词语分解
- 庙的解释 庙 (廟) à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太庙。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庙。岳庙。寺庙。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庙堂。 笔画数:; 部首:广; 笔顺编号:
- 略的解释 略 大致,简单,不详细:大略。简略。粗略。略微。略有所闻。略知一二。 省去,简化:省略。忽略。其余从略。 简要的叙述:史略。要略。事略。 计谋:方略。策略。战略。 抢,掠夺:侵略。攻城略地。 详 笔
网络扩展解释
“庙略”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含义
“庙略”指朝廷制定的谋略或战略,多用于描述国家层面的军事、政治决策。原意与“庙谟”相近,均强调高层决策的智慧。
2.词源与演变
- 词源:由“庙”(指宗庙,象征国家权力)和“略”(计谋、策略)组成,最初可能指通过计谋攻取敌方庙宇,后引申为朝廷的宏观谋略。
- 演变:晋代陆机在《周处碑》中写道“式扬庙略,克清天步”,南朝庾肩吾的诗句“方凭七庙略,誓雪五陵冤”均体现其军事战略含义。
3.使用场景
- 历史文献:常见于古代史书、碑文及诗词,如《旧唐书》中“兵柄庙略,属在明公”。
- 现代用法:多用于学术或文学语境,强调国家层面的策略规划。
4.同义词与关联词
- 近义词:庙谟、国策、朝略。
-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但可对比“匹夫之谋”(个人小计)。
5.示例与延伸
- 武则天诗句:“庙略静边荒,天兵曜神武”,体现其用于赞颂国家战略的语境。
- 宋代司马光“庙略运奇兵”则突出军事谋略的应用。
总结来看,“庙略”是古代汉语中表达国家高层战略的专有词汇,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政治军事色彩。如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汉典》或《旧唐书》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庙略
庙略是一个汉字,由“广”和“土”两个部首组成,共有9个笔画。
来源和繁体写法
庙略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庙课》和《略也课》两个词。《庙课》指的是古代祭祀庙宇中所进行的祭祀仪式课程,而《略也课》指的是古代庙宇中举办的课程简略摘要。
在繁体汉字中,庙略的写法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庙略的写法为“廟略”。
例句
1. 他以庙略立下赫赫威名。
2. 官庙中展览的庙略本是珍贵的文物。
组词
庙堂、庙宇、庙祝、庙会、庙山、庙食
近义词
庙训、庙课、庙制
反义词
详述、详细、详细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