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恭恪的意思、恭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恭恪的解释

恭敬谨慎。《国语·楚语上》:“自卿以下至於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於朝,朝夕以交戒我。”《南史·刘怀肃传》:“虽名位转优,而恭恪愈至。”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左司郎中》:“尔尚毋忘恭恪以慎乃职。” 茅盾 《色盲》五:“ 林白霜 想起自己站在女性跟前时那种腼腆恭恪的神情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恭恪是汉语复合词,由“恭”与“恪”二字组成,核心含义为恭敬而谨慎,强调态度上的谦敬与行为上的严谨。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字义分解

  1. 恭(gōng)

    本义为肃敬、谦逊有礼。《说文解字》释为“肃也”,指内心庄重而外显谦和,如《论语·子路》"居处恭,执事敬"。

  2. 恪(kè)

    意为谨慎、恭敬。《尔雅·释诂》注“敬也”,强调言行慎重,如《诗经·商颂》"执事有恪"。

二字合成后,“恭”侧重态度谦卑,“恪”侧重行为审慎,共同构成“内外兼修”的恭敬状态。


二、词义解析

恭恪形容人举止庄重,言行谨慎,体现对他人或事物的高度尊重。例如: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明确释义为“恭敬谨慎”,引《后汉书·窦融传》“恭恪俭让”为例。

  2. 王念孙《广雅疏证》:

    指出“恭”“恪”同源,皆含“敬慎”之义(卷三·释诂)。


四、引用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7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年。

    查看词条(注:链接为词典官网示例,实际请参考纸质或权威数据库)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4年修订版。

    在线查阅

  3. 《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王念孙《广雅疏证》,中华书局影印本。

    国学导航原文


“恭恪”是融合“态度恭敬”与“行为谨慎”的复合词,常见于描述遵礼守制之人,属书面雅语。其权威释义可溯至《汉语大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及经典史籍,语义历经千年沿用未变。

网络扩展解释

“恭恪”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恭敬谨慎,通常用于形容待人接物的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恭”指谦逊有礼,“恪”指恪守、谨慎,二者结合强调在言行举止中既保持尊敬又严守分寸。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和正式场合的描述中。

2.文献出处与用法

3.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恭恪”的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仿古语境或特定书面表达中。例如茅盾在《色盲》中描写人物“腼腆恭恪的神情”,即借古词传递庄重感。

4.近义词与反义词

总结来说,“恭恪”融合了态度与行为规范,既要求内心的敬重,也强调外在的严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的一种体现。

别人正在浏览...

饱德察度谄词令色带水拖泥端慤丰艶粉妆玉砌槁禬关览耗屈怀诚惑媚家耗剪剔家史家墅迦卫家微疾疠具论窭民跨马纩服亏丧昆和麦老火冷牕冻壁泐嵃连闼通房陵风琳腴柳星张龙雕凤咀卖方马克思列宁主义盟文鸟舟泥下潜珪韸子漂落平江起义悄蒨请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融懿搔首书手遂非文过诉事填纳条纲团香弄玉颓岸豚臑踠伏文砖无巴壁五纯午影洗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