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敬谨慎。《国语·楚语上》:“自卿以下至於师长士,苟在朝者,无谓我老耄而舍我,必恭恪於朝,朝夕以交戒我。”《南史·刘怀肃传》:“虽名位转优,而恭恪愈至。” 明 宋濂 《拟诰命起结文·中书左司郎中》:“尔尚毋忘恭恪以慎乃职。” 茅盾 《色盲》五:“ 林白霜 想起自己站在女性跟前时那种腼腆恭恪的神情了。”
“恭恪”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恭敬谨慎,通常用于形容待人接物的态度。以下是详细解释:
“恭”指谦逊有礼,“恪”指恪守、谨慎,二者结合强调在言行举止中既保持尊敬又严守分寸。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和正式场合的描述中。
古代典籍:
诗词用例:
宋代王禹偁《酬种放徵君一百韵》中“敦谕辞恭恪”,以及元代周伯琦诗句“抚循在恭恪”,均体现了该词在文学中的典雅用法。
现代汉语中,“恭恪”的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仿古语境或特定书面表达中。例如茅盾在《色盲》中描写人物“腼腆恭恪的神情”,即借古词传递庄重感。
总结来说,“恭恪”融合了态度与行为规范,既要求内心的敬重,也强调外在的严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的一种体现。
恭恪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尊敬严肃的意思。表示对人、事物的态度恭敬认真,严肃恭顺的样子。
恭(心字旁):部首为心,总笔画为十一画。
恪(忄字旁):部首为忄,总笔画为九画。
恭恪的来源非常古老,是由两个古汉字组合而成。
恭源自《说文解字》:“敬也,敬恪不敢干也。”表示尊敬的意思。
恪源自《尔雅》:“恪恪,隆也。”表示严肃恭敬的样子。
恭恪的繁体字为「恭恪」。
在古代,恭恪的写法可能有些不同。恭的古代写法有心字下加上几撇,恪的古代写法有忄字下加上数画。
1. 他对长辈非常恭恪,从不敢大声吵闹。
2. 员工们面对公司高级领导时,总是保持恭恪的姿态。
恭敬、恭维、恭贺、恭祝、恭喜
恭敬、恭顺、尊敬、尊重、敬重
无礼、狂妄、轻慢、不敬、不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