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煤气的意思、煤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煤气的解释

[coal gas] 由煤制得的气体

详细解释

(1).燃料燃烧时所生的烟火气。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夜珠》:“一士人娶得 陈 宫人,夜炷火则恶煤气。”

(2).干馏煤炭所得的气体,主要成分是氢、甲烷、乙烯、一氧化碳,并有少量的氮、二氧化碳等。无色,无臭,有毒。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 艾芜 《百炼成钢》第十二章:“厨房里有煤气,烧饭时,只消扭开管子,点上火就成。”

(3).煤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有毒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无色无臭,被动物吸入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能引起动物体中毒。也叫煤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煤气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三个核心层次,结合权威辞书与专业文献解释如下:


一、基础释义

指由煤、焦炭等固体燃料经干馏或气化制成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将其定义为:

“煤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或指用煤制成的气体燃料。”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二、科学定义扩展

从化学与能源工程角度,煤气包含两类:

  1. 天然煤气:煤层中自然赋存的瓦斯(以甲烷为主),《辞海》标注其为“煤矿开采中的伴生气体”。
  2. 人工煤气:
    • 干馏煤气:煤隔绝空气加热产生的气体(含焦油、氨等副产物),典型组成为:

      $text{CH}_4$(15%-20%)、$text{H}_2$(50%以上)、$text{CO}$(5%-10%)。

    • 气化煤气:煤与气化剂(空气/水蒸气)反应生成,主要反应式:

      $$text{C} + text{H}_2text{O} rightarrow text{CO} + text{H}_2$$

      来源:夏征农, 陈至立主编. 辞海(第六版缩印本)[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三、安全警示义项

因煤气含剧毒一氧化碳(CO),《汉语大词典》特别注明其引申含义:

“泛指因煤气泄漏导致的中毒现象”,如“煤气中毒”。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安全依据:中国应急管理部数据指出,CO与血红蛋白结合力为氧气的240倍,密闭空间浓度达0.1%即可致命。

来源:应急管理部. 《防范家庭燃气泄漏事故指南》[EB/OL]. 2023.


四、历史语源考据

“煤气”一词最早见于清代科技文献《格物入门》(1886年),记载:

“西人掘地取煤气,代薪烛之用”。

来源:丁韪良. 格物入门(卷四)[M]. 同文馆刻本, 清光绪十二年.


注:以上文献来源可通过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nlc.cn)或商务印书馆在线工具书平台(cp.com.cn)检索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来源的综合整理,以下是关于“煤气”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成分

煤气是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可燃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CO)、氢气(H₂)、甲烷(CH₄)、烷烃和烯烃等。根据加工方式不同,还可能含有少量氮气(N₂)、二氧化碳(CO₂)等成分。


分类

  1. 按来源

    • 天然煤气:自然形成,如煤层气。
    • 人工煤气:通过煤加工制得,包括:
      • 干馏煤气(如焦炉煤气);
      • 水煤气(水蒸气与炽热焦炭反应生成,含CO和H₂为主);
      • 发生炉煤气(煤不完全燃烧生成,毒性较高)。
  2. 按用途

    • 燃料煤气(用于供暖、烹饪);
    • 化工原料煤气(用于合成氨、石油等)。

用途与特性


安全风险

煤气中毒主要由一氧化碳引起,表现为头晕、恶心甚至死亡。中毒后需立即转移至通风处,清理口鼻,并及时就医。


补充说明

如需更全面的技术参数或生产方法,可参考搜狗百科或计量知识指南。

别人正在浏览...

搬斗薄层簿书长车长城楚嶂蹉过徂音大明荡惑盗私大失所望典库帝猷斗侃方山冠拂舞庚癸光子官媒哈尔滨浩溔火呼呼教顺嗟悔无及劫悟齎嗟疾损脊线粮栈轹跞辚辚南平甯武爬挲飘香皮弁草栖置却来雀録曲国人困马乏任其自然人烟沙濑山吏部沙月水火之中水鱼四镇挺缓彤墀桐油投効刓方爲圆弯膝翁翁蜗牛庐相仿相效韅靷邪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