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桐果实榨出的油。有毒。是质量很好的干性油,可制造油漆、油墨,又可作防水防腐之用。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膏液》:“燃灯则桕仁内水油为上,芸薹次之,亚麻子次之,棉花子次之,胡麻次之,桐油与桕混油为下。”
桐油是以油桐树(学名:Vernicia fordii)种子为原料榨取的天然干性植物油,具有速干、耐腐蚀、防水等特性。其主要成分为α-桐酸甘油酯,化学式为C₅₇H₉₈O₆。
一、词义解析 “桐油”一词最早见于宋代《证类本草》,其中记载:“桐油,出江南,以涂器物。”根据《汉语大词典》定义,桐油是“油桐果实榨出的油,用于涂料、油墨等工业”。该词属偏正结构,“桐”指代油桐属植物,“油”表征其液态物质属性。
二、历史应用 明代《天工开物》详述了桐油在造船工艺中的应用:“凡船板合隙缝,以白麻斫絮为筋,钝凿嵌入,然后筛过细石灰,和桐油舂杵成团调艌。”清代《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其药用价值:“桐油可敷治疥癣,但忌内服。”
三、化学特性 桐油分子含共轭三烯结构,氧化聚合反应式为: $$ 3C{57}H{98}O_6 + 9O2 rightarrow (C{57}H_{98}O_6)_3 + 9H_2O $$ 该特性使其在25℃环境下表干时间≤4小时(《涂料工业手册》)。
四、现代用途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数据显示,精炼桐油的碘值可达160-175gI₂/100g,适用于环保木器涂料、生物柴油制备及航天器润滑剂基料。2024年我国桐油产量达28万吨,占全球总产量78%。
桐油是从油桐树(学名:Vernicia fordii)种子中榨取的一种天然植物油,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医药领域。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桐油由大戟科油桐属植物的种子榨取而成,主要分布于中国陕西、河南、浙江、湖南等省份及越南地区。其特点是干燥快、耐腐蚀、防水性强,且不导电,属于优质干性植物油。
桐油分为生桐油(用于医药化工)和熟桐油(直接作涂料)。误食可能导致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等,需立即就医。
以上信息综合了工业、医药及安全使用要点,如需更详细分布或历史应用,可参考来源网页。
闇忽百化巴力门蹦躂必然与自由蚕座赤脚婢椿象撢持稻草人道念道上打扰钉锤呃嚱发谪风容梗碍股款害釱衡情酌理红苕黄駓呼啦啦活伶伶交朋嶕嶢惊怖经论锦囊佳制军鬨钧天曲空场窥究栏目论短道长駡嚷马套悯急排手排语篇子聘举褰褰七尺之躯其那情有独钟劝助肉中刺韶齿识二五而不知十树立贴纳完充尪闇万丈杌棿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