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茅绹的意思、茅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茅绹的解释

茅草搓的绳索。语出《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郑玄 笺:“女当昼日往取茅归,夜作绞索以待时用。” 晋 葛洪 《神仙传·壶公》:“头上有一方石,广数丈,以茅綯悬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茅绹”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茅绹(máo táo)指用茅草搓成的绳索。该词源自《诗经·豳风·七月》中的诗句:“昼尔于茅,宵尔索绹。”意为“白天割取茅草,夜晚搓成绳索”,反映了古代农耕生活中利用自然材料制作工具的日常场景。

词源与出处

  1. 《诗经》中的记载
    《诗经·豳风·七月》提到“昼尔于茅,宵尔索绹”,郑玄笺注解释为:“白天采茅草,夜晚制作绳索以备使用”。这里“绹”通“绳”,指编织的动作。

  2. 古代文献用例
    晋代葛洪《神仙传·壶公》中记载“以茅绹悬之”,描述了用茅草绳悬挂物品的情景,进一步佐证其实际用途。

扩展说明

“茅绹”是古代以茅草为原材料制作的绳索,既有实际工具功能,也承载了《诗经》等文献中的文化意蕴。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诗经》原文及郑玄笺注。

网络扩展解释二

茅绹:一词多义的复杂汉字

茅绹(máo tāo)是一个复杂的汉字,它有多个义项,并有着拆分部首和笔画等特点。以下将详细介绍茅绹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写法、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意思:

茅绹作为一个词语,有诸多义项。最常见的意思是指茅草,是一种植物,也可指茅草屋顶。此外,茅绹还可以表示数目为十二,十分之二旧时常用的计数单位。在古代典籍中,茅绹还指古代官府的宝座椅子,象征权力。

拆分部首和笔画:

茅绹的拆分部首是茂(mào)和纟(mǐ),表示了茅草的外形和织物的纹理。它总共有11个笔画,结构复杂,书写时需要仔细认真。

来源:

茅绹这个词的来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茅草作为一种特殊材料,早在古代汉族先民建房居住时就开始使用。因此,茅绹也成为茅草这种材料的象征。

繁体:

《茅绹》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茅綢,多用于传统的繁体汉字书写系统,如台湾和香港地区使用。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发展过程中,茅绹的写法有所变化。在古籍文献中,茅绹常被写为“茅綢”,这种写法更加强调茅草的外貌和织物的坚韧性。

例句:

1. 我住的房子顶上盖着茅草织成的茅绹屋顶。

2. 这本古籍中提到,官府的茅绹座椅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组词:

茅绹可以作为一个词语的组成部分,形成其他复杂词汇,例如茅绹屋、茅绹书院、茅绹屯等。

近义词:

茅绹的近义词有茅草、茅屋等。

反义词:

茅绹的反义词没有明确对应,因为它是一个复杂的汉字,具有多个义项,而茅草的象征性无法用一个具体的反义词来表示。

别人正在浏览...

挨次败兴而归比勘辟召恻容缠丝玛瑙抄内冲会锄社锄头道台吊抚坻场东羌二郗讹文赋质格铮铮勾起关陆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裹尸海棠果横河划子化脓假使积恋京式大帽寂若死灰开元通宝考稽履任盲字美事魔媪末衡木楔馁疾廿八躔跑马占荒皮币皮胶僻脱器抱去杀上辰山蔌升仙桥神寝衰蓬死魄随才器使随珠弹雀索落贴平亡比文武闲蹊枭蛇鬼怪细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