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茅旌的意思、茅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茅旌的解释

旄旌。杆端饰有旄牛尾的旗帜。茅,通“ 旄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楚 ﹞ 庄王 伐 郑 …… 郑伯 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鸞刀,以逆 庄王 。” 何休 注:“茅旌,祀宗庙所用,迎道神指护祭者。”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公羊传》:“茅当读为旄,旄正字也,茅借字也。盖旌之饰或以羽,或以旄……其用旄者,则谓之旄旌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茅旌”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读音为máo jīng,其含义如下:

  1. 基本释义
    指杆端装饰有旄牛尾的旗帜。这里的“茅”是通假字,通“旄”(máo),即用牦牛尾作为装饰的旗子,而“旌”泛指旗帜。这种旗帜在古代多用于礼仪、祭祀或军事场合。

  2. 历史文献例证
    根据《公羊传·宣公十二年》记载,郑伯投降楚庄王时,“左执茅旌,右执鸞刀”,以此表示臣服。东汉经学家何休注释称,茅旌是宗庙祭祀所用,用于引导祭祀者;清代学者王引之进一步考证,“茅”实为“旄”的借字,强调其材质特性。

  3. 文化功能
    茅旌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也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其装饰的旄牛尾被认为具有神圣性,常用于指引或护卫祭祀仪式。

“茅旌”通过通假用法指向一种特定形制的旗帜,反映了古代礼仪制度与文字演变的关联。如需更深入的文献考据,可参考《经义述闻》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茅旌

《茅旌》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拆分部首是茅(艹)和旌(方旗/升)。茅的五笔编码是艹,旌的五笔编码是方旗/升。

来源

《茅旌》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旌被用作一种标志,常常在地方上插上旌旗来表示某种身份、称号、荣誉等。而茅,则是指一种天然植物,茅草的草茎可以用来制作茅旌。因此,茅旌在古代是一种象征着权威和尊贵的标志物。

繁体

《茅旌》的繁体字为「茅旌」。

古代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状和现代有所不同。对于《茅旌》来说,其古代的汉字写法为「茅旌」。

例句

1. 他以茅旌为荣,表明他的身份高贵。

2. 在宴会上,宾客周围插满了茅旌,显得庄严而典雅。

组词

茅簿、旌旗、道旗

近义词

旗帜、旌旗、旗帜、旄牛

反义词

茅厕、旨酒、旨意

别人正在浏览...

宝成铁路襃谕标轴别恨宾王宾校长是逞乱吹喇叭大小欧阳彫虫篆刻东跑西颠二魏沸洋洋皋陆贯心国火国家机器鹘入鸦羣鹤书家姑老焦辣辣截肪京坻精讨卷尾军壁军客俊壮铿尔篑笼冷人莲龛廉良连写邻和痢症炉櫜髦徒明扬侧陋冥中木天内部矛盾轻减穷秋扫锅刮灶僧戒涩体实是识艺桃茢跳级缊韠污闻霞巾险隘懈忒西干细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