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成铁路的意思、宝成铁路的详细解释
宝成铁路的解释
从陕西宝鸡经四川绵阳到成都。长673千米。1956年通车。宝鸡至凤州段为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1961年正式运营),1975年全线电气化。地形复杂,工程艰巨,是沟通中国西北和西南的铁路干线。
词语分解
- 宝的解释 宝 (寳) ǎ 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宝贝。宝剑。宝物。宝藏(刵 )。国宝。财宝。珍宝。传(俷 )家宝。如获至宝。宝贵。 帝王的印信,借指帝位:宝座。登大宝(皇帝登基)。 敬辞,用于称别人的,宝地。宝
- 铁路的解释 行驶通道或轨道的一种,由钢轨构成,早先是由木制,但现在通常为钢制,通常由钢轨首尾相接铺成两条线,构成供车辆行驶的永久性道路;按这样形式铺设两条或多条轨道的路详细解释亦作“銕路”。有钢轨的供火车行驶的
网络扩展解释
宝成铁路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连接陕西省宝鸡市与四川省成都市,全长约669公里。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概况
- 起止点:北起陕西宝鸡,南至四川成都,途经甘肃东南角,贯穿秦岭和大巴山。
- 历史地位:1958年1月1日正式通车,是新中国“一五计划”重点工程,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
- 技术特点:地形复杂,桥梁和隧道占全长的1/6,曾保持全国铁路最大坡度(33‰)和最小曲线半径记录。
二、修建历程
- 规划与建设:北洋政府时期曾勘测但未动工,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开工,1956年建成,1958年正式运营。
- 电气化改造:1961年宝鸡至凤州段率先电气化,1975年全线完成改造,成为中国首条电气化铁路。
三、工程挑战
- 穿越秦岭:需克服陡峭地形,采用展线(迂回盘旋)设计,如著名的“观音山展线”。
- 施工难度:动用数十万劳动力,开凿304座隧道,架设1001座桥梁,土石方量达6000万立方米。
四、历史与经济意义
- 打破地理阻隔:连通西南与西北,促进四川粮食、矿产等资源外运,助力成昆、川黔等后续铁路建设。
- 文化影响:通车后沿线许多新生儿取名“宝成”,象征时代印记。
五、现状与延伸
- 线路升级:阳平关至成都段已改为复线,宝鸡至阳平关仍为单线。
- 战略地位:作为“一带一路”重要通道,至今仍是西南地区铁路网主干线之一。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看(今日头条)、(通车纪念章)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宝成铁路是指连接宝鸡和成都两座城市的铁路线路。下面来逐个解析这个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宝成铁路这个词可以拆分为宝、成和铁三个部分。其中,宝的部首是宀,成的部首是戈,铁的部首是钅。共计13个笔画。
来源:
宝成铁路的名称来源于连接这两座城市的铁路线路。
繁体:
宝成铁路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寶成鐵路。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宝成铁路的宝字可能会采用更为传统的古字写法,例如宀宁、成戋、铁钅冖。古字写法中的变化较多,请根据具体的古时期进行考究。
例句:
1. 乘坐宝成铁路,你可以快速到达宝鸡和成都。
2. 宝成铁路的修建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组词:
宝成铁路与其他相关的词语可以组成一些短语,例如宝鸡、成都、火车、站点等等。
近义词:
宝成铁路的近义词包括宝成线、宝成铁路线等。
反义词:
宝成铁路的反义词暂无。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咨询!
别人正在浏览...
爱别离苦败阵陛荣裁截草民钗钏叱石成羊出宝戳心灌髓错头当权彫鈲地约厄滞丰词格抖抖观音粉寒文哗呶荒春荒淫无度欢赏简断降魄湔雪金羁金微峻朵考古学廓惝缧絏乐诗炼精辽阻轹釜理化柳桊罗雀虐士飘逸颇丰泼醅情趣横生情田寝所全个神工鬼力诗朋酒侣四离四絶颱風剔发廷吏统总屯街塞巷托物连类伪娘恶欲象环闲丽斜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