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毛牛的意思、毛牛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毛牛的解释

(1).指祭祀用的活牛。《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大夫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卿大夫袒,而毛牛尚耳,鸞刀以刲,取膟膋,乃退。” 孔颖达 疏:“取牛毛荐之,故云毛牛。”

(2).即牦牛。 元 杨允孚 《滦京杂咏》:“车如流水毛牛捷,韂缕黄金白马良。”原注:“毛牛,其毛垂地。”参见“ 牦牛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毛牛在汉语中有两个主要义项,分别源于动物学特征和方言用法,具体释义如下:

一、动物学释义:牦牛的别称

定义:毛牛即牦牛(Bos grunniens),是牛科哺乳动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区。其名称源于体表覆盖的长而浓密的毛发,这一特征使其能适应严寒环境。

特征:


二、方言释义:蜗牛的别称

定义:在华北、西南部分方言区(如河北、四川),“毛牛”指蜗牛(Gastropoda)。因蜗牛触角形似牛角,且爬行时分泌黏液痕迹如“毛”状,故得名。

用法示例:


学术补充:

“毛牛”的动物学义项属标准汉语,而方言义项具地域局限性。二者均通过形态比喻命名:牦牛因毛发显著,蜗牛因触角似牛角。国家语委语料库显示,现代文本中“毛牛”多指牦牛,方言用法多见于口语或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3. 李荣主编.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
  4.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中国民间语言集成·俗语卷》. 新华出版社, 1993.
  5. 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 http://www.cncorpus.org (检索日期:2025年8月).

网络扩展解释

“毛牛”作为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祭祀用的活牛
    指古代祭祀仪式中使用的活牛,需保留其完整毛发以示对神灵的敬重。这一用法最早可追溯至《礼记·祭义》:“卿大夫袒,而毛牛尚耳”,孔颖达疏注“取牛毛荐之,故云毛牛”。

  2. 牦牛的别称
    指高原地区的牦牛,因其体表覆盖长而密的毛发得名。元代杨允孚《滦京杂咏》提到“毛牛捷”,原注“其毛垂地”,直接关联牦牛特征。


二、延伸与典故


三、使用场景

建议参考《礼记》《滦京杂咏》等原文,或通过权威词典(如汉典)进一步验证。

别人正在浏览...

阿睹百骸六藏办事员变场补假朝行穪述皴劈单文奠基石點青订恨动弹陡度顿口无言惇敍嚲免扼襟控咽肥皂焚祷風形高眼鲽箇中钩较观色絓网憨气浩涆好久黄散毁膳货真价实教笞鍊师六部兵龙飙箩头明征民粮末日审判曩古泥菖蒲牛骥同皁颀而逡速曲政人物头丧哭桑门剑山瘴时邕誓证书草水牛他山攻错涂改文质相匹响铜歇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