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铜雀台的意思、铜雀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铜雀台的解释

(1).亦作“ 铜爵臺 ”。 汉 末 建安 十五年冬 曹操 所建。周围殿屋一百二十间,连接榱栋,侵彻云汉。铸大孔雀置于楼顶,舒翼奋尾,势若飞动,故名 铜雀台 。故址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南古 邺城 的西北隅,与 金虎 、 冰井 合称三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建安 十五年﹞冬,作 铜雀臺 。” 晋 陆翙 《邺中记》:“ 铜爵臺 高一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间。”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 鄴西 三臺……中曰 铜雀臺 ,高十丈,有屋百一间。” 清 赵翼 《邺城怀古》诗:“霸图开国古 漳 滨, 铜雀臺 高逈入云。” 吕志伊 《读史感赋》:“而今立马西陵望, 铜雀臺 荒繐帐空。”

(2).乐府平调曲名。又名“铜雀妓”。 宋 郭茂倩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六·铜雀台》题解:“一曰《铜雀妓》《鄴都故事》曰:‘ 魏武帝 遗命诸子曰:“吾死之后,葬於 鄴 之西岗上,与 西门豹祠 相近,无藏金玉珠寳。餘香可分诸夫人,不命祭吾。妾与伎人,皆著铜雀臺,臺上施六尺牀,下繐帐,朝晡上酒脯粻糒之属。每月朝十五,輒向帐前作伎,汝等时登臺,望吾西陵墓田。”’……后人悲其意,而为之咏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铜雀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其含义可从历史、建筑、文学等多维度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建造

铜雀台由曹操于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建造,是“邺城三台”(铜雀、金虎/金凤、冰井)的核心建筑。其建造背景与曹操统一北方后巩固政权、彰显权威密切相关,既是政治象征,也是军事与文化活动中心。

二、名称由来

  1. 传说起源:据《铜雀台的介绍》记载,曹操曾梦见铜雀入怀,谋士荀攸以“舜母梦玉雀生舜”类比,视为吉兆,故以“铜雀”命名。
  2. 实物象征:台顶铸有巨型铜雀雕像,舒翼若飞,象征权力与祥瑞。

三、建筑特点

四、功能与作用

  1. 政治军事:作为曹魏政权象征,用于发布政令、训练水军(引漳河水至玄武池)。
  2. 文化中心:曹操父子与“建安七子”常在此宴饮赋诗,推动建安文学发展,使其成为文人雅集之地。
  3. 仪式场所:举办祭祀、庆典等活动,如铜雀台落成时曹操率众登台赋诗。

五、后世影响与现状

总结来看,铜雀台不仅是东汉末年的建筑奇观,更是政治、军事、文学交织的历史见证,其名源于祥瑞传说,其魂在于承载了建安风骨与曹魏霸业。

网络扩展解释二

《铜雀台》的意思

《铜雀台》是指在古代的一种文学雅号,它是指维护正义、明察秋毫的人。在这个意义上,《铜雀台》常常用来形容有权力、有智慧、有决断力的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铜雀台》的字中,分为两个部首,左边是金字旁,右边是鸟字旁,共有15画。

来源

《铜雀台》最早出现于唐代白居易的《李夫人箜篌引》一诗:“箜篌曲罢情犹在,弦断声音绝。繁弦寄乡思,何人共神仙?”其中的“神仙”一词即为铜雀台的意思。

繁体

《铜雀台》的繁体字为「銅雀臺」。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铜雀台的写法为「銅雀臺」,其中「臺」字的「台」采用「田」字旁注音,表示高台。而「銅」字则在上方加上「金」字旁,表示与金相关的贵重材料。

例句

他的决断力和果断行动使他无愧于《铜雀台》的雅号。

组词

铜雀台团队、铜雀台人物、铜雀台精神

近义词

明察秋毫、洞若观火、辨别是非

反义词

迷失、糊涂、无知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