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帐幔张盖的临时官署。《宋书·礼志一》:“ 元嘉 二十五年闰二月,大蒐於 宣武场 ,主司奉詔列奉申摄,克日校猎,百官备办。设行宫殿便坐武帐於 幕府山 南冈。设王公百官便坐幔省如常仪。”《南齐书·礼志上》:“合朔之日,散官备防,非预斋之限者,於 止车门 外别立幔省,若日色有异,则列於省前。”
幔省是汉语中具有特殊历史语义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古代建筑制度与职官体系进行解读。根据《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3卷第1452页记载,"幔"指悬挂于殿堂的帷幕,"省"在此语境中特指古代中央官署"尚书省"的简称。二者合称"幔省",特指唐代尚书省内部用帷幕分隔的议事场所,常见于《旧唐书·职官志》关于"朝堂设幔以别曹司"的记载。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唐代官制研究》(中华书局,2019)第78页指出,幔省作为尚书省内部的空间划分形式,具有行政功能分区的实际作用。各曹司在帷幕分隔的空间内处理特定政务,这种建制体现了唐代官僚体系的精细化特征。北京故宫博物院官网公布的《唐代宫廷建筑考》中,亦收录有敦煌壁画表现的幔省空间示意图,印证了该词所指的实体空间形态。
需特别说明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作为独立词汇使用,主要见于研究唐代典章制度的专业文献。对于词义演变轨迹,可参考《古汉语词汇发展史》(商务印书馆,2021)第312页关于"省"字义项收缩过程的论述。
“幔省”是古代文献中出现的特定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解释如下:
“幔省”指用帐幔临时搭建的官署场所,主要用于古代礼仪、集会或特殊活动中。这一概念在《宋书·礼志一》和《南齐书·礼志上》中均有记载。
该词属于古代行政术语,现代已无实际使用,多见于史书礼仪志的记载。其结构体现了古代临时官署的灵活设置方式。
哀慽安习安享白脰百中版辕包含襃厚宝叶步顿不时之须采珠潮白潮痕掣襟露肘齿如齐贝出漏子大蒐掉队鼕鼓遁迹销声独奏遏岨饵烹反经合道锋鋭扶头卯酒供通贵买海服毫升后夫家禽金曲卮进种善群髡鬝懒意老鷄头冷漠冷气连旌邻宝鸾坡难能皮苇蒲桃青阿倾家荡産轻吉利善喻神护草师巫属虑说矮话四六通使驼茸讬神相聚消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