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著名的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在 甘肃 天水 东南 麦积山 。形如堆积的麦垛,故名。从有关资料来看,开凿于 十六国 晚期, 北魏 、 西魏 、 北周 间大规模建造。其后各代亦续有修凿。现尚存洞窟一百九十四个,各种造像七千馀尊。壁画大部分剥落,但尚可看出古代中原画风的面目。
麦积山石窟是中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的一处佛教石窟群,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解释:
作为成语,“麦积山石窟”比喻事物积累到极点,无法再容纳更多,但此用法多见于文学引申,实际指代以石窟本体为主。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分期或艺术分析,可参考《麦积山石窟珍品讲读》等专业文献。
麦积山石窟是一个由湿峪河在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山形成的一个陡峭的峡谷,以及在此峡谷上开凿的一系列佛教石窟组成的景区。该词的意思是指麦积山上的石窟群。
麦积山石窟的拆分部首是“石”和“窟”,部首“石”表示与石头有关,部首“窟”表示与洞穴有关。该词的笔画数为9画。
麦积山石窟的来源是因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在中国,麦积山石窟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石窟的开凿开始于北魏时期,持续了数百年的时间,形成了千余个大小不等的窟室。这些石窟是由当时的僧侣和信徒们共同开凿而成。
在繁体字中,“麦积山石窟”可以写作“麥積山石窟”。
古时候汉字写法中,麦积山石窟的字形可能会略有差异,但基本上与现代写法相似。
例句: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重要遗产之一。
组词: 佛光石窟、莫高窟、云岗石窟
近义词:麦积山石洞、麦积山石室
反义词:平原、平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