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便鸿的意思、便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便鸿的解释

托人便中带的书信。鸿,借指书信。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慰夏孤》:“所赖仁兄引道,準拟观花,聊附便鸿之笺,惭无拜使之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便鸿(biàn hóng)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典韵味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代传递书信的信使,尤其与鸿雁传书的意象紧密关联。以下从词典释义、文化渊源及用法展开详细说明:


一、词义解析

  1. 字面本义

    “便”指便利、顺便,“鸿”即鸿雁。合称指借鸿雁传递书信的便利,后引申为传递书信的使者或书信本身。

    例:王昌龄《送李十五》诗:“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此处“雁”即暗喻信使功能。

  2. 文化象征

    源自古代“鸿雁传书”典故(《汉书·苏武传》),鸿雁因迁徙规律性强,被赋予传递信息的象征意义。

    例:李商隐《春雨》:“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以“雁”代指信使。


二、典籍出处与用法

  1. 古籍用例

    • 唐代诗歌:常见于离别诗与思乡题材。如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虽知盼便鸿,终未疏笔研。”
    • 宋代书札:文人书信常以“便鸿”谦称托人带信。如苏轼《与陈季常书》:“因便鸿,附书千万珍重。”
  2. 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释:“便鸿,指顺便传递书信的人;亦指书信。”其释义强调传递媒介的双重性(人/书信),体现古人对通信不便的智慧应对。


三、语义演变


四、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第1卷第1024页。

  2. 《全唐诗》

    中华书局,1999年整理版,收录刘禹锡、李商隐相关诗作。

  3. 《古代书信用语辞典》

    语文出版社,2005年,第27页“便鸿”条目释例。


“便鸿”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鱼雁传书”的浪漫想象,既是信息传递的实用载体,亦是文人情感的典雅隐喻。其使用需结合具体语境,常见于古典文学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便鸿”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便鸿”指托人顺便捎带的书信。其中“鸿”为借代,源自“鸿雁传书”的典故,古人常用鸿雁象征书信。

  2. 字词解析

    • 便:此处读作biàn,意为“便利、顺便”,强调书信传递的便捷性。
    • 鸿:原指鸿雁,后引申为书信的代称,如“来鸿”“鸿书”等用法均与此相关。
  3. 文献例证
    明代王世贞在《鸣凤记·邹慰夏孤》中写道:“聊附便鸿之笺,惭无拜使之敬。”此处“便鸿之笺”即指通过他人顺便传递的信件。

  4.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言或书面语境,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

  5. 注意事项
    “便鸿”与“飞鸿”“来鸿”等词含义相近,但更强调“托人顺便传递”的动作,而非单纯指代书信本身。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近义词、反义词或具体读音,可参考权威词典类来源(如、)。

别人正在浏览...

宾辟博丽不封不移晷财雄岑楼澄窨持论传风赐策叮叮猫独阳饭僧法自君出诽议逛庙故步自画固态横楣怀古伤今黄颊鱼笳愁剑南骄君嘉月结晶体浸溢机巧鸠衆勘探喀斯特泪潮连头带尾辽东华表伦类闾舍茂苑门从缪卜牧正闹閧逆旅平瓶夥祇洹精舍棋名请画磬控青童君穷远日球山硖慴栗尸袭手术四府外鹜维御小鳌山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