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高深玄妙;高超脱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诸葛厷 年少不肯学问,始与 王夷甫 谈,便已超诣。” 唐 张说 《魏齐公元忠》诗:“ 齐公 生人表,迥天闻鹤唳。清论早揣摩,玄心晚超诣。” 宋 张端义 《贵耳集》卷上:“ 东晋 清谈之士,酷嗜 庄 老 ,以旷达超诣为第一等人物。”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古赋一》:“ 老氏 之清虚,释氏之超诣,味则高矣,而不协於极。”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卷二:“﹝ 许暘谷 ﹞同里 钱玉友 目为诗家乡愿,然集中亦有超诣之作。”
(2).超登;登达。 唐 柳宗元 《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故又捨筏西土,振尘朔陲,将欲与 文殊 不二之会,脱去秽累,超诣觉路。” 宋 杨万里 《寄题刘巨卿家六咏·诣斋》:“紫鸞自超诣,一日可天地。”
“超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释:
若需更多用例或文献细节,可参考《二十四诗品》等古典文论,或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分析。
《超诣》这个词在汉语中表示超越卓越的才能或成就,超出一般水平的能力或者表现。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某方面超过了其他人,取得了出众的成绩或者突破。
拆分部首和笔画:《超诣》这个词的部首是“类”,部首的意思是汉字字典按部首分类的分类标志。《超诣》的字形中有“走”,“言”,“又”,“白”,“人”五个部首。
来源与繁体:《超诣》是一个由简体字组成的词语,没有繁体字形式。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发展过程中,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可以追溯到古代历史上的《说文解字》,但是对于《超诣》这个词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没有明确的记录。
例句:1. 他在音乐方面有着超诣的才华。
2. 她的突出表现展现了她在学术研究上的超越能力。
3. 这位画家在绘画领域有着超诣的造诣。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组词:超凡,超儿,超人
近义词:卓越,超群,出众
反义词:平凡,普通,一般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