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魯樸的意思、魯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魯樸的解釋

見“ 魯樸 ”。


亦作“ 魯樸 ”。粗俗,樸實;質樸。 唐 劉知幾 《史通·言語》:“世人皆以為上之二言(役夫、竪儒)不失清雅,而下之兩句(老奴、寧馨兒)殊為魯樸者何哉?蓋 楚 漢 世隔,事已成古; 魏 晉 年近,言猶類今。已古者即謂其文,猶今者乃驚其質。” 唐 蘇鹗 《杜陽雜編》卷中:“ 玄解 魯樸,未嘗閑人臣禮。”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魯樸”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魯”與“樸”兩個語素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魯”在古漢語中可表示質直、不加修飾的性格特點,如《論語·先進》中“參也魯”;“樸”原指未經加工的木材,《說文解字》釋為“木素也”,後引申為淳厚、不加修飾的品性。

該詞在語義融合後,主要包含三層内涵:

  1. 質樸天然:形容人或事物未經雕琢的本真狀态,如清代黃宗羲《明儒學案》中“其文魯樸,不事華藻”
  2. 性格敦厚:指人忠厚少文,如《朱子語類》記載“魯樸者雖不敏,然心術端正”
  3. 文化特質:在美學範疇中可指代古拙的藝術風格,如王國維《人間詞話》評元曲“其文章則老辣而魯樸”

詞義演變方面,漢代以前多用于描述人的品性,唐宋時期擴展至文學批評領域,明清時衍生出對藝術風格的評判。現代漢語中該詞使用頻率降低,多出現于學術文獻或文學賞析語境,如錢锺書《管錐編》曾用“魯樸之境”評價漢代樂府詩。

網絡擴展解釋

“魯樸”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lǔ pǔ,其含義及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析如下:

一、基本含義

形容人的品質樸實、真誠,不矯揉造作。其中“魯”指古代山東地區(魯國),代指當地人淳厚直爽的性格;“樸”本義為未經加工的木材,引申為質樸、自然。

二、詳細解釋

  1. 詞義延伸
    該詞不僅形容性格純樸,還隱含“粗俗但真實”的意味,常用于描述不刻意修飾的天然特質。例如唐代劉知幾在《史通·言語》中,将“魯樸”與“清雅”對比,說明其質樸的特點。

  2. 曆史用法
    唐代文獻如《杜陽雜編》記載“玄解魯樸”,用于刻畫人物不拘禮節、自然率真的形象,進一步印證其“質樸”核心義。

三、使用場景

四、注意事項

該詞存在異寫形式“魯樸”(“樸”讀piáo),但語義一緻,屬曆史變體。使用時需結合語境區分,避免與姓氏“樸”(piáo)混淆。

别人正在浏覽...

阿塔卡馬沙漠悲酷表侄女壁廚補陁落迦撐撐磁懸浮車輛恩靈翻複無常販弄風虎伏爾加河纖夫腐毫古怪閨女骨肉至親駭膽闳衍宦官荒煙環念毀譽參半介石急霤禁路進摺空殼蠟光光臉厚骊牛六經皆史露酎賣國求利駡駡括括懵蔽密筵腦殘劈半兒蒲帆僑流跷毬其命維新清瑟染色體撒殢滞瑟踧澀剌剌善惑熌爍市城實幹頌詞索寞鐵锝兔徑溫重汙聞霞繃向使習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