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行者赠送的礼物或路费。《二刻拍案惊奇》卷七:“下官且到 成都 往回一番。待此行所得诸臺及诸郡餽遗路贐之物,悉将来为此女的嫁资。”
“路赆”是古代汉语中的词汇,具体含义如下:
词义解释: 指友人相赠的路费,常用于出行或远行前的赠别场景。该词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中,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
相关背景: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古典文学作品或相关研究资料。
路赆是一个汉字词语,是由“路”和“赆”两个字组成。
“路”字的部首是“足”,总共有12个笔画;“赆”字的部首是“贝”,总共有11个笔画。
“路”字最早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意为行走的道路。而“赆”字则是后来衍生出来的,该字原本表示赏赐、礼物的意思。后来,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路赆”这个词语。
在繁体字中,“路赆”保持不变,仍然是“路赆”。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一些差异。关于“路赆”这个词,具体古时候的写法需要进一步研究。
1. 他沿着这条路赆去了另一个城市。
2. 这份礼物是他路赆过来的。
1. 路程:表示旅途中的行程。
2. 赆礼:表示送给他人的礼物。
1. 道路:表示行走的通道。
2. 赠送:表示送给他人礼物或财物。
1. 止步:表示停止前进。
2. 收取:表示接收别人给予的东西。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