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黍豚的意思、黍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黍豚的解释

黍子和小猪。古代庶人秋天行荐礼时所进献的祭品。语本《礼记·王制》:“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鴈。” 汉 刘向 《说苑·修文》:“秋荐黍豚,冬荐稻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黍豚”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古代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1. 词义解析

    “黍”指黍子(Panicum miliaceum),属禾本科植物,古代列为“五谷”之一,常用于酿酒或制作糕饼。“豚”本义为小猪,《说文解字》释作“豕而三毛丛居者”,后泛指猪类。二字组合后,“黍豚”特指古代祭祀礼仪中黍米与猪肉的组合祭品,见于《礼记·王制》所述“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的礼制规范。

  2. 古代祭祀用法

    在周代祭祀体系中,“黍豚”属于“少牢”规格,为士大夫阶层祭祖的常见供品组合。《仪礼·特牲馈食礼》记载:“黍稷惟馨,牲用豚”,佐证了黍米与豚肉在宗庙祭祀中的配合使用。这种组合象征着农耕文明对谷物丰产与家畜繁衍的双重祈愿。

  3. 文化象征延伸

    《诗经·小雅》中“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黍意象,与《孟子·梁惠王上》所述“鸡豚狗彘之畜”的豚意象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仓廪实”的理想社会图景。汉代郑玄注《周礼》时特别强调“黍豚之洁”在祭祀中的洁净要求,体现了古代礼制的细节规范。

说明: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及《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等权威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

“黍豚”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解释:

一、基本含义

指古代庶人(平民)在秋季祭祀时进献的祭品,即黍子和小猪。

二、成语引申义

现代部分词典(如查字典)将其扩展为成语,比喻人吝啬、贪婪或自私。

补充说明

需注意,“黍豚”的原始含义为祭祀物品,而比喻义是后世衍生用法,两者语境不同。研究古籍时应以第一种解释为准,现代口语中则可能侧重第二种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被冒便函不干不凈裁赐操纵自如超然象外城下之辱龀髫纯庞大厦将颠东海逝波敦好放僻淫佚方贞俯仰唯唯果菜横汉火轮船虎卫健斗结发夫妻旌盖精奇堪火刊字匠作困蹶婪诈老实巴交两程灵闺离翍丽正修书院録民买菜书马将明鲜目瞪舌挢拟踪铺地锦浅闇谦语青晖丘木凄屑认爲上方不足,下比有余善衣铩翼伸伸试厨书户嘶噪索命台子铁磁体团伙未名社逶迂紊裂五门四关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