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善的意思、安善的详细解释
安善的解释
(1).安吉;安好。《汉书·王莽传下》:“诸术数家皆繆对,言天文安善,羣贼且灭。 莽 差以自安。” 隋炀帝 《赐书召释慧觉》:“法师安善,寒暑惟宜。承栖迟 龟山 之域,阐扬龙树之旨。”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伏维遯迹休閒,兴居安善。”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我景状如常,妇孺亦安善。”
(2).安分良善。京剧《串龙珠》第十场:“唗!一介乡民,哪有许多银两,定不是安善之辈。”
词语分解
- 安的解释 安 ā 平静,稳定: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安民。安慰。安抚。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
- 善的解释 善 à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善良。善心。善举。善事。善人。善男信女。慈善。 好的行为、品质:行善。惩恶扬善。 高明的,良好的:善策。善本。 友好,和好:友善。亲善。和善。 熟悉:面善。 办好,弄好:善
专业解析
“安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拆解和典籍运用两方面理解:
-
本义:平安安好;吉祥。
- 这是“安善”最核心的含义。“安”指安定、平安、安稳;“善”指良好、美好、吉祥。二字结合,强调一种安宁、无灾无祸、顺遂如意的状态。
- 例如:《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但贵人当荣尊之位,而夙夜战兢,有谦损之心,安善之德益彰,凶咎之征何见?”(这里指皇后具有使自身平安、使德行美好的品质)。
-
引申义:安分良善。
- 由平安安好的状态引申,可以形容人的品性行为安分守己、善良本分。
- 例如:形容一个人“为人安善”,即指此人性格平和,行为端正,不惹是生非。
用法特点:
- 古典色彩浓厚: “安善”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常见于古代文献或带有文言色彩的语境中。
- 多形容状态与品德: 既可形容个人或群体的生存状态(平安无事),也可形容人的品性(安分善良)。
引用参考:
- 《汉语大词典》(权威大型汉语语文词典)对“安善”的释义为:“平安;安好;安分善良。” 此释义涵盖了其核心本义和引申义。
-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编撰的纪传体断代史)中提供了“安善”在古代实际运用的经典例证(见上文引文)。
“安善”一词主要表示平安安好、吉祥的状态,并引申形容人安分善良的品性,是一个带有古典韵味的词汇。
网络扩展解释
“安善”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两层含义,其解释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
安吉;安好
指生活安定、平安无事,常用于问候或描述状态。例如:
- 《汉书·王莽传下》记载术数家言“天文安善”,意为天象平稳无灾。
- 隋炀帝在书信中问候法师“安善”,即表达对对方平安的关切。
-
安分良善
形容人品性本分、善良。例如:
- 京剧《串龙珠》中斥责某人为“非安善之辈”,强调其行为不端。
二、使用场景与延伸
- 古代文献:多见于历史典籍与文学作品,如《汉书》、隋炀帝书信等,侧重描述安定状态或品德。
- 现代语境:使用频率较低,多用于成语或特定表达,如“安善良民”。
- 文化内涵: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社会稳定与个人修养的重视。
三、例句参考
-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想安善,未果,为结。” (表达对收信人安好的挂念)
- 清代谢启昆书信:“伏惟遯迹休閒,兴居安善。” (问候对方生活安好)
“安善”既可指外在的平安状态,也可形容内在的良善品性,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更多用例,可参考《汉书》或古典文学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百壶碧霭霭冰川学宾兴閟严采补裁属出押刀山火海打牙牌登衡泛涌风刺公审关牐滑膛监纪兼收并录尽然绝代郡书苦肉计亮怀料算柳塞龙醢率将满密妙彩魔合罗墨突不黔内禪娉姈浦鸥前年起度气母庆灵穷破铨采上元节舌敝身体发肤蛇势蝨蚁石榞瞬华私憎台词讨服桃叶女填河填密吐饭蜂翔脱空顽奴乌涅白糟相关斜晖析圭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