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史志的一种。记载乡邦耆旧事迹的方志。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 汝潁 奇士, 江 汉 英灵,人物所生,载光郡国。故乡人学者,编而记之,若 圈称 《陈留耆旧》、 周斐 《汝南先贤》、 陈寿 《益都耆旧》、 虞预 《会稽典録》。此之谓郡书者也。” 浦起龙 通释:“此谓乡邦旧德之书,视史家为繁。”
“郡书”是中国古代史志的一种形式,属于地方性人物传记,主要用于记载特定郡国(地方行政区域)的杰出人物、耆旧事迹及地方文化风俗。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郡书是以传写郡国先贤、德高望重的长者(耆旧)为核心的地方志书,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人物传记特征。其内容聚焦于地方名人的生平、德行、功绩等,旨在弘扬乡邦文化传统。
内容与特点
历史背景与实例
郡书兴起于汉魏时期,是地方文化自觉的体现。例如:
文学与史学价值
郡书为后世研究古代地方社会、家族传承及文化认同提供了珍贵史料,也是中国方志学发展的重要源头之一。
总结来看,“郡书”不仅是地方人物志的雏形,更承载了古代“以人系地”的编史理念,对理解地域文化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郡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文献,它记录了各个郡县的行政、经济、人口等情况,并提供了治理和管理的指导。该书的意思是指编制有关郡县的文字记载。
《郡书》的拆分部首为“户”和“阝”,其中“户”的笔画数为4,表示“门户”,“阝”的笔画数为8,表示“城墙”。
《郡书》最早来源于秦朝,当时为了统一国家的行政管理,设立了以郡为单位的行政区划。《郡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编纂而成的,主要目的是对各郡县的情况进行梳理和整理。
《郡书》的繁体字为「郡書」。
古时候,人们使用的汉字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郡书》的古时候写法为「郡書」,字形图案可能略有差异,但基本上保持了现代的字意。
1. 他在研究《郡书》中各个郡县的统计数据。
2. 这本《郡书》对古代行政制度的理解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1. 郡县:指郡和县,以郡为上级行政单位,以县为下级行政单位。
2. 郡城:指郡的行政中心城市。
1. 邑志:类似于《郡书》,记载了各个邑的行政和经济情况。
2. 方志:与《郡书》意思相似,指记载了某个地区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情况的著作。
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