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菉豆的意思、菉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菉豆的解释

(1).即绿豆。《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小菉豆税,每亩与减放三升。”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余世家 江西 ,见 吉州 人甚惜此果,其欲久留者,则於菉豆中藏之,可经时不变。”

(2).端砚的一种。因砚有眼如绿豆而得名。 宋 叶樾 《端溪砚谱》:“凡有眼之石,在本嵓中,尤縝密温润; 端 人谓石嫩则眼多,老则眼少;嫩石细润发墨,所以重有眼也……夫眼之别者,曰鸜鵒,曰鸚哥,曰了哥,曰雀眼,曰鸡眼,曰猫眼,曰菉豆,各以形似名之,翠緑为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菉豆”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分析:

  1. 植物名称(绿豆)
    在古籍中,“菉豆”常作为“绿豆”的别称出现,主要用于描述这种豆类植物或相关事物。例如:

    • 《旧五代史》记载后唐庄宗时期减免“小菉豆税”;
    • 宋代欧阳修《归田录》提到江西人用菉豆保存果品。
  2. 砚台类别(端砚)
    指端砚的一种特殊品类,因砚台表面有类似绿豆的天然石眼而得名。这类砚台质地细密,被视为上品:

    • 宋代叶樾《端溪砚谱》记载,菉豆眼砚石属嫩石,发墨效果佳,翠绿色为最优;
    • 其他砚眼类型还包括鸜鵒眼、猫眼等,以形似命名。

补充说明
“菉”字本身有草本植物之意,与“绿”通假,因此“菉豆”与“绿豆”存在文字演变关系。若需具体文献例证或更详细分类,可参考《端溪砚谱》《归田录》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菉豆的意思

《菉豆》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菉豆”是一种草本植物,属于豆科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拆分部首和笔画

《菉豆》的拆分部首是“艹”和“豆”,其中“艹”是草的意思,而“豆”则是豆类植物的意思。它的总笔画数是14。

来源和繁体

《菉豆》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它的繁体字为「菉豆」。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有所不同。关于《菉豆》这个词,古时候的书写方式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具体可以参考古代字典或古代文献。

例句

1. 这种菉豆可以用来煮汤,味道很鲜美。 2. 菉豆的种子可以制成药膏,用来治疗皮肤问题。

组词

与《菉豆》相关的一些组词有:豆类、豆科、菉草等。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没有确切的近义词与《菉豆》相关。 反义词:没有确切的反义词与《菉豆》相关。

别人正在浏览...

包伙杯酌贬削不得死长风澄清冲深春白地楚真軃免伐命方伎贩竖发网肥臞分飡高着儿钩町乖绝官年孤澹酣叫鸿称洪论骄骢静棂稽查科举年连珠营林荫道聋昧谩附闹喧廿一史喷筩堑壕起抃清慎耆年硕德穷黩三废圣筊奢佚射鱼指天市调食俸水榭死模活様颂美遂情窕货外面挽额往句玩日愒时午饷无移时嫌惑销洗晞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