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交杯酒。旧时新婚行合卺礼,用两盏盛酒,以彩缕连结,夫妇互饮,象征同心,故称。 清 姚燮 《双鸩篇》诗:“但得生死常相随,此酒不减同心杯。”
“同心杯”是中国古代婚礼中的一种传统仪式器具,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基本定义
指旧时新婚夫妇在合卺礼(交杯酒仪式)中使用的酒盏。用两盏盛酒,以彩线连结,夫妇互饮,象征同心同德、永结连理。
仪式象征
源于周代合卺礼,两杯相连的造型寓意夫妻结合为一个整体,饮交杯酒的行为则表达“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婚姻承诺。清代姚燮《双鸩篇》诗句“但得生死常相随,此酒不减同心杯”即引用此意象。
与“同心协力”的混淆说明
部分非权威资料(如)提到“同心杯”表示齐心协力,但此说法缺乏历史文献支持。主流权威词典及古籍均将其定义为婚礼习俗中的交杯酒器具。
现代延伸意义
当代常以“同心杯”比喻婚姻中的默契与承诺,部分文创产品复刻传统造型,用于婚礼纪念或文化展示场景。
该词核心含义集中于古代婚礼仪式,需注意与“同心协力”等引申义的区分,建议参考权威古籍或词典释义。
《同心杯》是一个成语,意为共同努力、同心协力的意思。它代表着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精神,意味着人们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共同实现目标。
《同心杯》由三个部首组成,分别是口、木、并。它的总笔画数为十五画。
《同心杯》最早出现在明代儿童读物《三字经》中,作为教导青少年关于团结协作的重要道德。
繁体字中的《同心杯》为「同心杯」,拼音为tóng xīn bēi。
古代汉字写法中,「同心杯」的写法呈现出一杯上面支承碗,两人一同端杯,象征着人们同心合作的意义。
1. 团队成员们手持着同心杯,齐心协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
2. 在危机面前,大家同心协力,像同心杯一样关键时刻团结在一起。
1. 同心齐力:形容大家齐心协力,通力合作。
2. 同心协力: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3. 同心合力:表示大家一致努力,通力合作。
1. 齐心合力:意为众人同心协力,共同努力。
2. 共谋发展:指人们共同策划,共同推进事业发展。
1. 雁行独进:形容个人孤立行动,缺乏合作与团队精神。
2. 各自为战:表示个体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与他人合作。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