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陆架的意思、陆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陆架的解释

[continental shelf] 见“大陆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陆架(lù jià)是地质学和海洋地理学中的专业术语,指大陆边缘向海洋自然延伸的浅水平台区域,其范围从海岸线延伸至大陆坡转折处。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础定义

  1. 地形特征

    陆架指大陆地块被海水淹没的浅海部分,坡度平缓(通常小于0.1°),水深一般不超过200米。其宽度因地理位置差异显著,如东海陆架宽约500公里,而美洲西海岸仅数十公里。

  2. 地质构成

    陆架基底与大陆陆地地质构造连续,表层覆盖由河流冲刷入海的沉积物(如泥沙、生物碎屑),形成富含资源的沉积层。

二、科学内涵与扩展

  1. 大陆架的法律定义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陆架包含大陆边缘的全部自然延伸部分,可延伸至350海里,沿海国对其自然资源拥有主权权利(《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

  2. 生态系统与经济价值

    陆架区光照充足、营养丰富,支撑全球90%的渔业资源,同时蕴藏石油、天然气及矿产(如中国南海陆架的油气田)。

三、权威参考来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陆架为“大陆向海洋延伸的浅海地带”。
  2. 《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筰等):系统阐释陆架水文动力与沉积过程。
  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官网:明确法律范畴中的大陆架划界标准(www.un.org/depts/los)。

陆架是兼具自然地理属性、资源价值与法律意义的核心概念,其研究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国际权益维护至关重要。

网络扩展解释

陆架(又称大陆架)是地理学和海洋地质学中的重要概念,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定义

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指围绕陆地的平缓海底区域,范围从海岸线向外海延伸至大陆坡为止。其坡度平缓,通常水深不超过200米。

2.地理特征

3.法律与国际意义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陆架是沿海国家领土的自然延伸,其自然资源(如石油、矿产、渔业资源)归属沿海国所有。法律范围可延伸至200海里,特殊情况下可达350海里。

4.实际应用


参考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面八苦便孽拨铺不义趁步赪壤踸厉愁阵出言有章慈灯翠琅玕翠条大房打零杂,打零杂儿打算盘大喜过望掇蜂丰烈赋事狗尾钩元摘秘滚帐故曲蚝油横道和志护工毁诋货买甲床叫座假塟阶柳庭花金杵仅此而已旌栧进善惩奸矜肆刊裁老手灵武论昏磨豆腐墨封幕朔鸟澜披头盖脸辟易齐裆七支八搭生肉石井书符咒水螗蜩逃扬秃满威要稳步前进仙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