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龙门二十品的意思、龙门二十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龙门二十品的解释

北魏 龙门 造像记二十种的统称。 河南 洛阳 龙门山 有 北魏 以来的大量石窟佛像,大都是信仰佛教者为亡人或生者祈福而开凿的,人称“龙门造像”。有的造像刻“造像记”。 清 中叶后,提倡北碑书法,有人在 北魏 造像记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始平公》、《杨大眼》、《魏灵藏》及《孙秋生》等二十种,称为《龙门二十品》。拓本传布,盛行于时。其书方峻雄强,恣肆多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龙门二十品指中国洛阳龙门石窟中二十处北魏时期的造像题记精品,是魏碑书法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龙门二十品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后,在龙门石窟开凿过程中形成的二十则造像题记统称。这些题记镌刻于佛龛旁,记录造像者身份、祈愿内容及年代,集中展现北魏后期书法风格演变,被公认为"魏碑体"典范。

二、内容构成

二十品主要分布于古阳洞(十九品)和慈香窑(一品),包括:

  1. 代表作品:如《始平公造像记》(唯一阳刻)、《孙秋生造像记》、《杨大眼造像记》等。
  2. 时间跨度:自太和十九年(495)至神龟三年(520),历时25年。
  3. 书风共性:以方笔为主,结体欹侧,雄强朴拙,兼具汉隶笔意与楷书雏形。

三、书法价值

  1. 魏碑典范:打破隶书传统,开创"斜画紧结"的楷书新体,笔法方峻刚健,如刀劈斧凿。
  2. 历史地位:清代学者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将其列为"上品",称"魏碑无不佳者",推动碑学复兴。
  3. 临习范本:如《始平公造像记》的雄浑、《杨大眼造像记》的险劲,成为后世书法研习重要范本。

四、名称由来

"二十品"概念形成于清代:

五、文化影响

  1. 石刻文献:题记内容反映北魏民族融合、佛教信仰及社会风俗,如《孙秋生造像记》记载民间结社造像。
  2. 艺术遗产:1980年代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书法艺术最高层次研修范本",2010年龙门石窟获世界文化遗产认证,二十品为核心价值载体。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书法大辞典》(香港书谱出版社,1987)"龙门二十品"词条释文。
  2. 《龙门石窟志》(中国文物出版社,2012)第三章"碑刻题记研究"。
  3. 《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对魏碑体的系统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

"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洛阳龙门石窟中精选的二十方造像题记,代表魏碑书法的最高成就。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来源

"龙门二十品"指选自龙门石窟北魏造像题记的二十件书法精品,由清代学者康有为从近3000件题记中选出。这些题记是佛教信徒为祈福或纪念亡者刻于佛像旁的铭文,兼具宗教与艺术价值。

二、书法价值

  1. 承前启后:魏碑上承汉隶笔意,下启唐楷规范,呈现出隶楷过渡的独特风貌。
  2. 艺术特征:以方笔为主,结体雄强峻拔,代表作《始平公造像记》开创阳刻碑文先例。
  3. 历史地位: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赞誉其"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奠定魏碑在中国书法史的关键地位。

三、分布与内容

四、代表作品(部分)

  1. 《始平公造像记》(唯一阳刻)
  2. 《孙秋生造像记》
  3. 《杨大眼造像记》
  4. 《魏灵藏造像记》
  5. 《慈香窟造像记》

完整列表可通过等来源查询。这些造像记不仅是书法瑰宝,更是研究北魏社会、宗教的重要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晻翳百岁羹班瞵财食乘肩侈富崇论宏议畜火赐则单个儿大戎迭谣多愁丰镌附骥攀鳞符师规求郭壍毫不介意黄门胡画回虑虎眼劫簸桀俊讦迫寖安就决卷云剧饮据杖餽献勒姐醽酒沦亡率履南柯蚁骈偶频婆菓牵联弃养跧缩容奸上捐少年场慎举实学书丹四岳泰元贪狡梯接驼负妄异僞化相去悬殊象物贤豪嫌贫爱富斜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