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四岳的意思、四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四岳的解释

[si yue] 相传为唐尧臣、羲和四子。分管四方的诸侯,所以叫四岳。汉孔安国,宋孔平仲,明杨慎均以四岳为一人

详细解释

亦作“ 四岳 ”。1.相传为 共工 的后裔,因佐 禹 治水有功,赐姓 姜 ,封于 吕 ,并使为诸侯之长。《国语。周语下》:“ 共 之从孙四岳佐之。” 韦昭 注:“言 共工 从孙为四岳之官,掌师诸侯,助 禹 治水也。”《史记·齐太公世家》:“ 太公望 吕尚 者, 东海 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 禹 平水土,甚有功。 虞 夏 之际封於 吕 ,或封於 申 ,姓 姜氏 。” 司马贞 索隐引 谯周 曰:“ 炎帝 之裔, 伯夷 之后,掌四岳有功,封之於 吕 ,子孙从其封姓, 尚 有后也。”一说:四岳为 尧 臣 羲 、 和 四子,分掌四方之诸侯。《书·尧典》:“帝曰:‘咨,四岳。’” 孔 传:“四岳,即上 羲 、 和 之四子,分掌四岳之诸侯,故称焉。” 唐 杜甫 《寄裴施州》诗:“ 尧 有四岳明至理, 汉 二千石真分忧。” 章炳麟 《官制索隐》:“《尚书》载 唐 虞 之世,与天子议大事者为四岳。”

(2). 泰山 、 华山 、 衡山 、 恒山 的总称。《左传·昭公四年》:“ 四岳 、 三涂 、 阳城 、 大室 、 荆山 、 中南 ,九州之险也。” 杜预 注:“东岳 岱 ,西岳 华 ,南岳 衡 ,北岳 恒 。”《汉书·郊祀志上》:“ 嵩高 为中岳,而 四岳 各如其方。” 唐 高适 《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诗:“云从四岳去,水向百城流。”


见“ 四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四岳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意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官职与职掌

四岳最早见于《尚书·尧典》,指上古时期辅佐帝王的四位重臣,分掌四方诸侯。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帝曾命四岳"典三礼""主方岳事"(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主要职责包括祭祀、农事管理及部族协调。

二、地理与山岳

《尔雅·释山》系统记载了四岳的地理概念:"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来源:《汉语大词典》),此说后被《周礼·职方氏》继承发展,形成五岳体系前身。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强调四岳"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天下"的生态意义(来源:《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

三、文化象征

在先秦典籍中,四岳常作为政治合法性的象征符号。《左传·隐公十一年》载:"山岳则配天",郑玄注《周礼》称:"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必因四岳之祀"(来源:《十三经注疏》),体现了其在中华文明早期宇宙观中的重要地位。

网络扩展解释

“四岳”一词在历史文献中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历史人物或官职

  1. 尧舜时期的部落首领或重臣
    四岳是尧、舜、禹时期的重要政治角色,代表四方部落首领或联盟议事成员,参与重大决策。例如,尧曾咨询四岳治理洪水之事,舜的继位也由四岳推举。

  2. 身份争议
    历史学者对四岳是“一人”还是“四人”存在分歧。汉代孔安国认为四岳是羲四个儿子(四人),而宋代的孔平仲、明代的杨慎则认为四岳指一人,可能是姜姓祖先,因治水有功被封为诸侯之长。


二、地理名山

  1. 四座名山
    四岳指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代表古代中国四方地理与文化象征。

  2. 与“五岳”的关系
    四岳是“五岳”概念的前身,后加入中岳嵩山(河南)形成五岳体系,最早见于《诗经》毛传注解。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尚书·尧典》《史记·五帝本纪》等文献,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典、搜狗百科)的详细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安魂定魄倡工谄貌踳误错钱大葱逮问的见调阴阳踧蹜额籍繁会樊梨花泛沛分蜜浮世光珠鼓词豪憝耗资呵嗔恒河沙数花生虎丘嘉禾浆壶坚甲利刃脚乘胶让惊车进选就举极阳快言快语凌籍令序林籁沦伏緑野堂眇么南军糱酒沤手香凭记破空牵心搉场识字知书顺风使舵戍鼙私意踏猛子焘载特除拜特警铁牢汪然遐隔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