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绿乔木。叶子线形,暗绿色,有光泽。球果卵形,鳞片黄褐色。有光泽。木材质较软,供建筑用。
“铁杉”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解释,主要分为植物学含义和文学比喻两种:
基本特征
铁杉(学名:Tsuga chinensis)是松科铁杉属常绿乔木,高可达50米,胸径达1.6米。树皮暗灰色,纵裂成块状脱落;叶子呈条形,暗绿色有光泽;球果卵形,鳞片黄褐色。花期4月,球果10月成熟。
分布与生长环境
为中国特有树种,分布于甘肃白龙江流域、陕西秦岭、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及贵州等地,海拔1000-3200米。喜凉润气候,适应雨量高、云雾多、酸性土壤的环境。
用途
成语“铁杉”借其树木坚硬、枝叶茂密的特性,比喻人性格坚定不移、坚强不屈。但此用法权威性较低,更多见于特定语境或地方性表达。
铁杉的核心含义指向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兼具经济与生态价值。若需了解其植物学详情,可参考百科类来源(如、6、11);若涉及文学比喻,需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考证。
铁杉是指一种具有十分坚硬的木质纤维的树木,也被称为铁树。该词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铁”和“杉”。
拆分部首和笔画:铁的部首是金,由十一笔构成;杉的部首是木,由四笔构成。
来源:铁杉一词最早出现于《本草纲目》一书中。铁杉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常绿乔木,其木质坚硬如铁,因而得名。
繁体:铁杉在繁体中是「鐵杉」。
古时候汉字写法:铁杉的古时汉字写法与现代相同,没有太大差异。
例句:铁杉是一种珍贵的树木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组词:铁杉木、铁杉林、铁杉树冠
近义词:铁树、黄杉
反义词:柔杉、软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