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安济桥的意思、安济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安济桥的解释

即 赵州桥 。在今 河北省 赵县 。 宋 周煇 《北辕录》:“未至城( 赵州 )五里渡石桥,石桥从空架起,工极坚緻,南北长十三丈,阔四之一,实 隋 人 李春 所造, 元祐 间赐名 安济 ,有 张果老 驴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安济桥是中国古代著名石拱桥,又称“赵州桥”“大石桥”,位于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由隋代匠师李春设计建造于公元595年至605年间。该桥以首创的敞肩拱结构闻名,桥体全长64.4米,主拱跨度37.02米,两侧各设两个小拱,兼具泄洪、减重、稳固等功能,被誉为“世界桥梁史上的里程碑”。

从建筑技术角度分析,安济桥采用纵向并列砌筑法,由28道独立拱券纵向拼接而成,桥面坡度平缓(约6.5%),栏板雕刻蛟龙、竹节等纹样,展现隋代石作工艺巅峰水平。其“敞肩拱”设计比欧洲同类结构早1200余年,被收录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桥梁卷》。

文献记载方面,唐代中书令张嘉贞撰写的《安济桥铭》明确记载“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宋史·方技传》则记载北宋匠人怀丙曾修复此桥。现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中国古桥技术史》中评价该桥“结构新颖,造型美观,施工技术卓越”。

文化意象层面,安济桥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2015年获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民间流传“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的谚语,元代诗人刘百熙赞其“架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现桥体存有历代车辙痕迹及修缮题刻,成为研究中国古代交通史的重要实证。

网络扩展解释

安济桥的具体含义需结合不同历史桥梁区分解释,主要涉及两座著名古桥:

一、赵州安济桥(赵州桥)

  1. 基本信息
    位于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由隋代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公元595-605年),宋哲宗赐名“安济桥”。桥长50.82米,宽9.6米,单孔敞肩石拱结构,主拱跨径37.02米,拱高7.23米。

  2. 核心特点

    • 首创敞肩拱:主拱两侧各设两个小拱,既减轻桥体重量,又增强泄洪能力;
    • 科学结构:28道独立拱圈纵向并列,局部损坏不影响整体稳固性;
    • 美学价值:桥身线条流畅,栏板雕刻精美,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
  3. 历史地位
    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比欧洲同类桥早约700年,1961年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二、衡水安济桥

  1. 建造背景
    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滏阳河上,初为明代天顺年间(1457年)木桥,万历五年(1577年)改建为七孔石拱桥,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重修后获赐名“安济桥”。

  2. 结构特征
    全长116米,宽7.5米,七孔连拱设计,桥面两侧有58根望柱,柱顶雕刻石狮,栏板饰卷云纹宝瓶浮雕。

  3. 近代变迁
    1937年中孔被日军炸毁,后经多次修复,现存桥体为水泥与石料混合结构。


三、文化象征意义

“安济桥”一词衍生出比喻义,象征“助人渡过难关的力量”,常用于赞美互助精神或解决问题的智慧。

注:两座桥梁常被混淆,需根据地理位置(赵县/衡水)和建造年代(隋代/明代)区分。如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赵州桥志》或衡水文保档案。

别人正在浏览...

百蛮班敍不学无识漕截缠包骋心逞艺尘昏衬铺彻上彻下驰诗充盈酬价登擢陡峻风清月皎概尊乖异哈荅赫尔烘明回延火柱糊涂到顶兼覆叽冷谨笃静语酒胡芦可怖夸功朗俊老实疙瘩梁阴溜肩膀隆中客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旁枝末节磬人青鸦琼粉启土认旗三千八万盛虚神术妙计沈杂收结束手束足堂皇正大谈言微中通浚危坠握瑜怀玉仙洞贤明销弃小商些章西佛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