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消复的意思、消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消复的解释

谓消除灾变,恢复正常。《后汉书·鲍昱传》:“ 建初 元年,大旱,穀贵。 肃宗 召 昱 问曰:‘旱既太甚,将何以消復灾眚?’”《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民穷於役,农业有废,百姓嚣然,时风不至,未必不由此也,消復之术,莫大於节俭。” 宋 苏轼 《祭常山神文》:“吏实不德,无以导迎顺气,消復灾沴,惟神之求。”《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青虹见 玉堂 后殿庭中。詔召光禄大夫 杨赐 等,诣 金商门 ,问以灾异及消復之术。” 胡三省 注:“消復者,消变而復其常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消复”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āo fù,其核心含义为消除灾变、恢复正常。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历史语境中的用法

  1. 应对自然灾害
    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应对旱灾、饥荒等灾异后的恢复措施。例如:

    • 《后汉书·鲍昱传》记载,汉肃宗曾问鲍昱:“旱既太甚,将何以消復灾眚?”
    • 宋代苏轼在《祭常山神文》中写道:“消復灾沴,惟神之求”,祈求神明消除灾祸。
  2. 政治与社会治理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提到“消復之术,莫大於节俭”,主张通过节俭政策缓解民生困境。


现代使用场景

当代语境中,“消复”一词较少单独使用,更多见于古籍研究或文学创作中,用以表达“消除灾异、恢复常态”的抽象概念。


相关延伸

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用例,可参考《后汉书》《三国志》等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消复

消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消”是第一部分,表示减少或消除;“复”是第二部分,表示恢复或还原。其拆分的部首分别是“亻”和“复”,其中“亻”是人的偏旁部首,表示与人相关的意思;“复”是独体字,表示张开或放开的意思。

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不同于现代的简化字,更为繁复。在古代的写法中,“消”字的形状为“消”字的上方有一个“木”字偏旁,下方是一个“小”字;“复”字的形状则由两个部分组成,上方是“巳”字旁,下方是“夂”字旁。

下面是一个例句,展示了“消复”在句子中的应用:

他的伤势严重,需要经过手术消复。

在这个例句中,“消复”表示恢复伤势的意思,通过手术来减少或消除伤痛。

与“消复”相关的组词有:消除、复原、复活等。这些词语都有着减少、恢复或还原的意思。

与“消复”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恢复、修复、康复等。这些词语都指恢复原状或重新获得健康。

与“消复”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加重、加剧。这些词语与“消复”的意思相反,表示增加或加剧问题或病情。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