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顷刻。谓时间短暂。 明 唐顺之 《叙广右战功》:“令制旗,军中无尺布。伐岸竹,揭竿而编篾以为縿,刻顷成数百旗,插之 蛟龙滩 。”
"刻顷"是一个古代汉语中的时间概念,指极其短暂的时间,相当于"片刻"、"须臾"。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刻顷"指非常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短暂、转瞬即逝。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第2卷第1003页。
二、单字解析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第484页。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236页。
三、组合词义 "刻"与"顷"均为短时量词,组合后通过同义复用强化"时间极短"的含义,常见于文言诗文。
例证:
"世事变迁如刻顷,浮生若梦何须惊。"
来源:《全唐诗》卷三百五(中华书局,1960年校订本)。
四、同义词对比
来源:《汉语近义词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87页。
“刻顷”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时间极为短暂,相当于“顷刻”或“须臾”。以下是详细解释:
“刻顷”指极短的时间,强调时间转瞬即逝。例如明代唐顺之在《叙广右战功》中描述军队快速制作旗帜的场景:“刻顷成数百旗”,凸显行动迅捷(,)。
该词多见于古文或书面语,现代使用较少。通常用于文学性描述,强调事件发生的突然性或动作的迅速完成。
近义词如“俄顷”“瞬息”,反义词如“经年”“累月”。同类成语包括“刻肌刻骨”“万顷碧波”等()。
汉典()等权威工具书明确收录该词,但需注意部分网络释义可能存在重复或简化(如、3)。建议优先参考古籍用例或专业辞书。
艾帐常备出军踔飞懂得篚箧非同儿戏风尘之会负宠高高在上观历棺殓故事诗哈尔滨哼唷鹤素吼咤花纱回火见景生情家事学校嗟惜集附几几捐花样凉能列宿凌风舸乱发毛蚴妙龄女郎麋首南北司囊装跑账烹分披裘破用迁封倾肠倒腹顷倒衾幄秋苗启右劝架三房删采沈瘵黍民私益岁律天阙同流驼负望空捉影瓦室文势文约五光十色贤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