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蒙拾的意思、蒙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蒙拾的解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辩骚》:“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童蒙者拾其香草。”后因称摘取文词为“蒙拾”,常用作书名,含有自谦之意。如 清 代 王士禛 有《花草蒙拾》、 王士禄 有《读史蒙拾》、 杭世骏 有《汉书蒙拾》《后汉书蒙拾》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蒙拾”是一个源自古代文学批评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词源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梁刘勰的《文心雕龙·辩骚》,原文提到“童蒙者拾其香草”,意为学识浅薄之人摘取他人文辞精华。后引申为对摘录他人文词的自谦说法,常用于书名中。

二、词义解析

指以谦逊态度辑录他人文章精华的行为,含两层含义:

  1. 辑录性质:表示对前人作品的摘选整理
  2. 自谦色彩:强调辑录者学识尚浅,如“蒙童拾草”般粗浅

三、典型用例

清代学者多以此词命名著作,例如:

这些书名均体现作者辑录前人著述时的谦逊态度。

四、延伸说明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主要作为研究古籍版本或文学批评史时的专业术语出现。其构词法颇具特色,“蒙”喻指蒙昧未开的状态,“拾”则直指辑录行为,二者组合形成独特的谦辞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二

蒙拾

蒙拾(méng shí),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

部首和笔画

“蒙”字的部首是草字头,总计13个笔画;“拾”字的部首是手字旁,总计9个笔画。

来源

“蒙拾”一词的来源较为明确,出自《尚书·毛诰》:“毋若临圉,无前赴后蒙拾。”意为“不要像污泥一样追随别人,也不要后来居上”。后来,这个词语演变为表示“同样根据行动和表现来获得回报”的意思。

繁体

在繁体字中,“蒙拾”可以写作“蒙拾”。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蒙拾”可以写作“蒙拾”。古时候的字体形状和现代有所不同,但意思相同。

例句

1. 他是凭借自己的才华蒙拾这个职位的。 2. 不要只靠阿谀奉承来蒙拾别人的好感。

组词

蒙受、蒙羞、拾掇、拾级而上

近义词

罔顾、顺利、得以、如愿以偿

反义词

付出、受诟病、碰壁、屡战屡败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