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言的意思、上言的详细解释
上言的解释
进呈言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王登 为 中牟 令,上言於 襄主 曰:‘ 中牟 有士曰 中章 、 胥己 者,其身甚修,其学甚博,君何不举之?’” 唐 韩愈 《荐士》诗:“上言愧无路,日夜惟心祷。”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会当祭祀,中人 魏忠贤 欲代行礼。公知之,乃先期上言曰:‘天坛寅清之所……窃谓刑餘不宜近至尊,而况天神饗祀之地乎。’”
词语分解
- 上的解释 上 à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去
- 言的解释 言 á 讲,说:言说。言喻。言道。言欢。言情。言必有中(恘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 说的话:言论。言辞(亦作“言词”)。语言。言语。言简意赅。 汉语的字:五言诗。七言绝句。洋洋万言。 语助词,无义:
网络扩展解释
“上言”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1.基本释义
- 拼音:shàng yán(注音:ㄕㄤˋ ㄧㄢˊ)
意为“进呈言辞”,指向君主或上级提出建议、意见,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强调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上级陈述观点。
2.出处与用法
- 历史文献:
该词最早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如“王登为中牟令,上言于襄主”,唐代韩愈《荐士》诗中也有“上言愧无路,日夜惟心祷”的用例。
- 语境特点:多用于臣子对君主、下级对上级的正式场合,表达对政事的关切或举荐人才。
3.延伸内涵
- 直言不讳:部分解释提到“上言”包含“敢于提出意见,不回避矛盾”的态度,例如清代侯方域在《太常公家传》中直言反对魏忠贤代行祭祀。
- 书面形式为主:从例句(如“先期上言”“上言政事”)看,古代“上言”多通过奏章、文书等书面形式呈现。
4.现代应用
- 适用范围缩小: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历史文学、学术讨论中仍可见,需注意其古典语境。
- 近义词:进言、谏言;反义词:缄默、隐忍。
5.例句参考
- 古籍例:“天坛寅清之所……刑餘不宜近至尊。”(侯方域《太常公家传》)
- 现代造句:“他上言公司管理弊端,却未被采纳。”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查阅《韩非子》《全唐诗》或相关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上言的意思
《上言》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向上进言,指上级向下级提出建议或意见。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上言》的部首是口,笔画数为7。
来源
《上言》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出自《汉书·白虎通义》:“愿上言于高座,以明王化。”
繁体
《上言》的繁体字为「上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汉字「上言」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而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期,写法也有所不同。
例句
1. 上言之意,希望能够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积极性。
2. 他向上级上言,希望能够增加资金投入。
组词
上下言、言之凿凿、进言
近义词
进言、建议、奏章
反义词
下言、默许、闭口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