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委以重任。 宋 曾巩 《左右正言制》:“左右之臣,以言为职。事有得失关於理体,利害繫於人情,或方兆於几微,或已施於命令,论皆可及,谊无不从。选用特殊,寄属惟重。”
“寄属”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指将情感、希望或理想寄托于某人或事物,或依附于某组织/地方。
指委以重任,出自宋代曾巩《左右正言制》的官职任用场景。
提示:日常使用中建议优先采用第一种现代含义,若涉及古籍解读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属于委任含义。
「寄属」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表示某物或某人被寄托在他人或他物之上,依附于他们。
「寄属」这个词可以拆分为「宀」和「属」两个部首组成。其中,「宀」表示房屋,「属」表示附止。根据《康熙字典》所示,「寄属」共由13个笔画组成。
「寄属」一词起源于中国古代汉字文化。在繁体字中,「寄属」的写法为「寄屬」。
古时候,「寄属」的汉字写法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所载,古代有时会将「寄属」写作「寄託」、「寄托」等形式,但含义相近。
1. 我的梦想寄属于舞台,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
2. 这个社区提供了许多寄属在其中的老人们所需要的支持和照顾。
相关的组词有:寄托、寄存、寄予。
近义词包括:依附、附属、归属。
反义词包括:独立、自主、脱离。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