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锦字书的意思、锦字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锦字书的解释

指 前秦 苏蕙 寄给丈夫的织锦回文诗。《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 竇滔 妻 苏氏 , 始平 人也,名 蕙 ,字 若兰 。善属文。 滔 , 苻坚 时为 秦州 刺史,被徙流沙, 苏氏 思之,织锦为迴文旋图诗对赠 滔 。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悽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手帕儿包,头绳儿绕,抵过锦字书多少。”后多用以指妻子给丈夫的表达思念之情的书信。 唐 李白 《久别离》诗:“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 毛友龙 达可 未第时,其内子寄以诗云:‘剔烛亲封锦字书,拟凭归雁寄天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锦字书是汉语中一个富有文学意象的典故性词汇,特指以织锦方式书写的诗文或书信,尤指妻子寄给丈夫的相思之作。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层:

一、词典释义

指织在锦缎上的文字或回文诗,因古代女子常将诗文织入锦帛寄托情思,故引申为闺怨书信的代称。其典故源于前秦才女苏蕙(苏若兰)的《璇玑图》故事:丈夫窦滔被流放,苏蕙将八百余字回文诗织于锦缎寄赠,词情凄婉,感动丈夫归家(典出《晋书·列女传》)。

二、文学象征意义

  1. 闺怨离情的载体

    唐宋诗词中常以“锦字书”象征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如李白《久别离》中“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杜甫《江月》中“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2. 才情与巧思的体现

    因《璇玑图》可正读、反读、斜读成诗千余首,“锦字书”亦暗含女性文采卓绝之意。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即化用此典,寄寓相思与才情。

三、文化衍生含义

学术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全唐诗》李白、杜甫相关诗作注疏
  3. 《晋书·卷九十六·列女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4. 李清照《漱玉词》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注:因古籍原始文献无直接网页链接,依据学术出版物标注来源,确保权威性)

网络扩展解释

“锦字书”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典故色彩的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历史背景及文学引用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释义

“锦字书”指前秦时期才女苏蕙(字若兰)为表达对丈夫窦滔的思念,用织锦技艺创作的回文旋图诗。这种诗文以五彩丝线织成,可循环诵读,词句凄婉动人,后逐渐演变为妻子寄给丈夫的相思书信的代称。


二、典故出处

据《晋书·列女传》记载,窦滔被流放时,苏蕙将诗文织于锦缎上赠予丈夫,因诗文可回环诵读且情感真挚,成为千古佳话。此典故被称为“璇玑图”或“织锦回文”,是“锦字书”的核心来源。


三、文学引用

  1. 李白在《久别离》中写道:“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以“锦字书”表达离愁。
  2. 孔尚任《桃花扇》提及“抵过锦字书多少”,借指书信的珍贵。
  3. 元代韦居安的《梅磵诗话》中,亦用“锦字书”描述妻子寄给丈夫的诗信。

四、相关扩展

  1. 与“锦书”的关系:二者常混用,但“锦书”含义更广,可泛指华美文书(如陆游“锦书难托”)。
  2. 象征意义:不仅指书信,更承载古代女性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

若需进一步了解苏蕙回文诗的具体形式或文学影响,可参考《晋书》原文或古典诗词解析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暗探白社人冰虫菜肠财爻宠眄黜挫貙甿黮漶电子邮箱蝶裙定鼎门定水顶谢堆土伐山奋发负利率福飨泔淡各司其事管定郭沫若豪重禾穟恢远火成岩贱名奸衺惊澜九天女距违科普理绩六铢钱梅勒章京纳失失啮毡七次量衣一次裁启扃睿敏乳罩桑枲伤脸沈眠试差什吏豕虱水宗松散天男跳脚舞唾掌望郎完计洧水味欲五行八作綫春校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