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门的意思、定鼎门的详细解释
定鼎门的解释
唐 代东都 洛阳 城南有三门,其正南名 定鼎门 。《旧唐书·武攸绪传》:“ 攸绪 应6*召至都,授太子宾客。寻请归 嵩山 ,制从之,令京官五品以上饯送于 定鼎门 外。” 唐 韩愈 《送郑十校理序》:“于其行日,分司吏与留守之从事,窃载酒肴,席 定鼎门 外,盛宾客以饯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文章》:“ 长寿 三年, 则天 徵天下铜五十万餘斤,铁三百三十餘万,钱二万七千贯,於 定鼎门 内铸八棱铜柱,高九十尺,径一丈二尺,题曰‘大周万国述德天枢’。” 清 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卷五:“东京城……南面三门,正南曰 定鼎门 。”参见“ 鼎门 ”。
词语分解
- 定的解释 定 ì 不动的,不变的:定额。定价。定律。定论。定期。定型。定义。定都(?)。定稿。定数(?)(a.规定数额;b.指天命;c.规定的数额)。断定。规定。鉴定。 使不变动:定案。定罪。决定。确定。 平安,平靖(多指局势):大局已定。 镇静,安稳(多指情绪):心神不定。 确凿,必然的:必定。镇定。 预先约妥:定计。定情。定货。定做。 姓。 订 笔画数:; 部首:宀; 笔顺编号:
- 鼎门的解释 .城门名。旧 洛阳 城东南有 鼎门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 郟 ,山名, 鄏 ,地邑也。十年定鼎为王之东都,谓之新邑,是为王城。其城东南,名曰 鼎门 ,盖九鼎所从入也。” 唐 刘禹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定鼎门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定鼎门”的词义解释,综合历史文献和考古研究,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一、作为历史建筑名称
定鼎门是隋唐时期洛阳城的重要城门:
- 历史沿革:始建于隋朝,初名“建国门”,唐代更名为“定鼎门”,沿用至后世,现为世界文化遗产。
- 地理位置与功能:位于洛阳城外郭城正南,是城市中轴线的起点,门内街道称“天街”,向北直通洛河天津桥,与天枢、应天门、明堂共同构成隋唐洛阳城的核心轴线。
- 建筑特点:采用“一门两阙”格局,双阙与主城门楼呈一字对称,门道宽度和进深为隋唐两京郭门之最,这种“一字阙”结构在同时期城门中为孤例。
- 外交与政治意义:隋炀帝曾在此设四方馆,接待外邦使节并举办集会,彰显国力;唐代官员离京时,常在此举行送别仪式。
二、作为成语的引申含义
“定鼎门”衍生出象征意义,比喻确立地位或权力:
- 典故来源:源自周朝周公旦置鼎于门前确立周文王地位的典故,后引申为稳固统治或权威的象征。
- 现代用法:多用于描述个人、团体或国家在特定领域确立领导地位,如“企业通过创新定鼎行业之门”。
参考资料说明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历史研究及词典释义(-3、6),其中建筑细节以考古成果为依据,成语释义结合典故演化。如需查看更多文献记载,可参考《旧唐书》《大唐新语》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定鼎门》这个词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意思是一个国家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正式定下自己的地位或地方的象征。此词拆解为两个部首,即“宀”和“门”。部首“宀”表示室内或屋顶,而部首“门”表示进入或出去的通道。《定鼎门》这个词共有11个笔画。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和简体字是一样的。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但《定鼎门》这个词的基本形状和意义仍然相似。
以下是一个例句来描绘《定鼎门》这个词:在古代,建立一个稳固的政权被认为是国家的定鼎门。
一些与《定鼎门》相关的组词可能包括:定鼎、门户、定国、建立。
在近义词方面,有一些词可以代替《定鼎门》这个词,如确立、立足、稳固。反义词则表示相反的概念,如动荡、不稳定、倒退。
希望这些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