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齎盗粮的意思、齎盗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齎盗粮的解释

送粮食给盗贼。比喻做危害自己的蠢事。《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齎盗粮,借贼兵也。”《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 齐 所以大破者,以其伐 楚 而肥 韩 魏 也。此所谓借贼兵而齎盗粮者也。” 司马贞 索隐:“言为盗齎粮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齎盗粮(现多写作“赍盗粮”)是汉语中具有深刻讽刺寓意的成语,其核心含义指将资源给予敌人或帮助坏人,结果反受其害。以下从词典学角度详细解析:

一、本义与字源


二、出处与典故

最早见于《荀子·大略》:“非其人而教之,齎盗粮,借贼兵也。”

▶背景:荀子强调教育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若将知识传授给品行不端者,如同送粮给盗贼、借武器给敌人,反助其危害社会。


三、引申义与用法

  1. 比喻义

    指因错误决策或盲目帮助,反而强化了对手的力量,导致自身受损。

    例句:

    “向竞争对手泄露核心技术,无异于齎盗粮。”

  2. 警示作用

    强调审慎分辨对象的重要性,避免资源被恶意利用。现代多用于商业、外交等领域的策略分析。


四、权威词典释义


五、相关成语与对比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齎盗粮"条目(链接
  2.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3. 《荀子·大略》原文(国学大师

网络扩展解释

“齎盗粮”(也写作“赍盗粮”)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为“送粮食给盗贼”,比喻做危害自身利益的蠢事。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该成语通过字面“携带粮食给盗贼”的意象,引申为帮助敌人或间接损害自身利益的行为。例如,向对手提供资源或便利,最终导致自身受损()。

二、出处与典故

  1. 《荀子·大略》:
    “非其人而教之,齎盗粮,借贼兵也。”
    意为:教导不适合的人,如同给盗贼送粮、借武器给敌人。
  2.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提到齐国因攻打楚国而让韩、魏两国得利,被评价为“借贼兵而齎盗粮”()。

三、用法与场景

四、字形与读音

五、相关成语

若需进一步了解典故背景或用法示例,可参考《荀子》《史记》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百兽傍囊宝带鼻鼾炒咬圌廪当物吊拷绷扒放翁词妇兄彀张贵驿横制化度贱简监统焦萧计不旋跬鸡舍救时几赜句追看牌轲思窟臀廊庙宰邻并林秀詈辱流类龙湫茶论兵没略米行迷踪拳穆桂英挂帅跑鞋埤助青鸟书阒无一人人微权轻三墨圣手盛主水渰蓝桥四和随班天之天缇缃突贯托躯外命妇韦革餧人香钿相贸纤隙歙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