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柝的意思、金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柝的解釋

[pan] 即刁鬥。軍用銅器,三足一柄,白天用以燒飯,夜晚用以打更

朔氣傳金柝。——《樂府詩集·木蘭詩》

詳細解釋

即刁鬥。古代軍中夜間報更用器。一說金為刁鬥,柝為木柝。《文選·顔延之<陽給事诔>》:“金柝夜擊,和門晝扃。” 李善 注:“金,謂刁鬥也。 衞宏 《漢舊儀》曰:晝漏盡,夜漏起,城門擊刁鬥,周廬擊木柝。” 唐 孫逖 《夜到潤州》詩:“城郭傳金柝,閭閻閉緑州。” 清 錢謙益 《三良詩·高侍郎平仲》:“金柝不夜擊,和門嘗晝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柝是古代中國用于夜間報時和軍事警戒的金屬器具,屬梆子類打擊樂器。其名稱由“金”(金屬材質)與“柝”(梆子)組合而成,核心功能是通過敲擊聲傳遞時間信號或警示信息。以下是詳細釋義:

一、本義解析

  1. 形制與功能

    金柝以金屬(多為銅或鐵)制成,中空,形似木梆。夜間巡邏者敲擊發聲,用以報更或示警。《漢語大詞典》釋為“古代軍中司夜所擊之器”,強調其軍事用途。《古代漢語詞典》進一步說明其“形如木柝,以金屬鑄造,聲音穿透力強,便于夜間傳訊”。

  2. 詞源考據

    “柝”本指木質巡夜梆子(《說文解字》:“柝,判也,從木㡿聲”),前綴“金”特指金屬材質升級版,多見于秦漢後文獻,如《木蘭詩》中“朔氣傳金柝”。

二、引申義與文學意象

  1. 軍事象征

    因常用于軍營巡夜,金柝成為戍邊生活的典型意象。如杜甫《夏夜歎》中“竟夕擊金柝”,借其聲象征戰時肅穆氛圍。

  2. 時間隱喻

    在古詩文中,金柝聲關聯更漏刻度,暗喻時光流逝。如南朝樂府“金柝夜頻驚”,以聲寫長夜将盡。

三、經典文獻例證

  1. 《樂府詩集·木蘭詩》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為最著名用例,刻畫北朝戰場寒夜場景。郭茂倩注:“金柝即刁鬥,晝炊夜擊”,說明其兼具炊具與警器功能。

  2. 《周禮·夏官》

    雖未直述“金柝”,但載有“挈壺氏掌挈壺以令軍井…凡軍事縣壺以序聚柝”,可視為金柝制度雛形。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金柝”是古代軍隊中使用的多功能器具,具有以下核心含義:

1. 基本定義
金柝(jīn tuò)又稱“刁鬥”,是一種三足一柄的金屬制軍用器具。白天用作炊具燒飯,夜間則敲擊發聲以報更巡夜,兼具實用與警戒功能。

2. 結構特點

3. 文學意象
在《木蘭詩》“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中,金柝指代夜間打更的聲音,通過寒氣傳遞更聲的描寫,烘托戰場肅殺氛圍。

其他相關說法
有學者認為“金”與“柝”可拆分理解:“金”指金屬刁鬥,“柝”指木制梆子(如《陽給事诔》中分述二者),但主流觀點仍以整體器具為主。

權威文獻佐證
《文選·顔延之》、衛宏《漢舊儀》及唐代孫逖詩中均有金柝的記載,印證其作為古代軍事文化的重要符號。

别人正在浏覽...

别别扭扭嬖姬閉口捕舌柄事沖炎出其不虞麤刺锉工倒壽道遊放心肥大該派胳胝兒牿委和沖荷得甲姓急沖沖雞素極天蟠地峻科恐曷狂趡了賬靈火李唐溜達妙啭谟謀沐泳難訓内首肨襖配搭鵬霄錢署青抗先日暮途遠升高生鏽時失勢焰熏天首出霜浄樹林私心思怨所見探撫天假瞳神罔貪違利赴名勿齒五酘枭将笑課械送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