凫雏的意思、凫雏的详细解释
凫雏的解释
幼凫。《西京杂记》卷一:“其间鳧雏雁子,布满充积。” 南朝 宋 鲍照 《三日》诗:“鳧雏掇苦薺,黄鸟衔樱梅。” 明 袁宏道 《棹歌行》:“生子若鳧雏,穿江復入湖。”
词语分解
- 凫的解释 凫 (鳬) ú 水鸟,俗称“野鸭”,似鸭,雄的头部绿色,背部黑褐色,雌的全身黑褐色,常群游湖泊中,能飞。 同“浮”。 〔凫茈〕古书上指“荸荠”。 同“洑”。 笔画数:; 部首:几; 笔顺编号:
- 雏的解释 雏 (雛) ú 幼小的鸟,生下不久的:雏鸡。雏燕。雏儿。雏凤。雏形。 笔画数:; 部首:隹;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凫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一、字义拆解
-
凫(fú)
指野鸭,属于雁鸭目水禽,常群居生活。古文献如《广韵》解释为“水鸭”,部分语境中也可指家鸭。
-
雏(chú)
本义为幼小的鸟,如《说文解字》提到“雏,鸡子也”,后泛指幼禽。
二、词义组合
“凫雏”即幼年的野鸭,例如:
- 《西京杂记》描述“凫雏雁子,布满充积”,指幼鸭与幼雁数量众多。
- 南朝鲍照诗句“凫雏掇苦荠”描绘小野鸭啄食荠菜的场景。
三、用法与延伸
- 文学意象
常与自然、田园意境结合,如明代袁宏道《棹歌行》以“凫雏”比喻自由生长的状态。
- 生物学特征
野鸭幼体需适应水生环境,故古文中“凫”也引申为浮游、泅水的动作。
四、发音与书写
- 拼音:fú chú
- 繁体:鳧雛
- 近义词:凫子、凫崽(均指幼鸭)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西京杂记》《礼记》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凫雏(fú chú)是一个古代汉字词汇,形容年幼飞禽。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凫(fú)是“鸟”字旁的部首,它表示和鸟有关的意思。
- 雏(chú)这个字由8个笔画构成,其中包括横、竖、撇、捺等不同的笔画形式。
来源:
“凫雏”一词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在古代文献中,“凫雏”常用来形容年幼的鸟类,尤其是指刚出壳不久的雏鸟。
繁体:
在繁体字中,“凫”和“雏”的写法并没有明显变化,仍然保留着与简体字相同的形态。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汉字的发展演变,凫雏在古代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写法。然而,详细的古代汉字写法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可能不太容易找到确凿的证据。
例句:
1. 山坡上的凫雏们正在学习飞行。
2. 村庄附近的湖里有许多凫雏在嬉戏。
组词:
凫群、凫水、雏鸟、雏鹰、雏燕等
近义词:
雏鸟、雏燕、雏鹰
反义词:
成鸟、雄鸟、雌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