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蜀本的意思、蜀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蜀本的解释

宋 时 蜀 中刻印的书。 蜀 本书多用 颜 体,字较大,故又称 蜀 大字本。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今天下印书,以 杭州 为上, 蜀 本次之, 福建 最下。”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考证》:“旧 蜀 本 杜 诗,并无注释,虽编年而不分古、近二体,其间略有公自注而已。” 叶德辉 《书林清话·宋刻经注疏分合之别》:“自京、监、 蜀 本皆省经文及注,又篇章散乱,览者病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蜀本”是宋代书籍版本学中的重要术语,具体指四川成都、眉山地区刻印的书籍。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背景

“蜀本”特指宋代蜀地(今四川地区)刊刻的书籍。因宋代四川刻书业发达,与浙本、闽本并称三大刻书体系,其中蜀本以质量精良著称。

二、主要特点

  1. 字体风格:多采用颜真卿楷体,字形肥劲朴厚,结构雄浑,被称为“蜀大字本”。
  2. 版式设计:
    • 版面疏朗悦目,左右双栏;
    • 版心多为白口(无黑线装饰);
    • 版心下端常标注刻工姓名。
  3. 材质与校勘:纸张洁白,校勘严谨,内容可靠性高。

三、历史评价

宋代文献《石林燕语》记载:“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可见其地位仅次于浙本。严羽《沧浪诗话》也提到蜀本杜诗无注释的特点。

四、文献记载

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批评其他版本散乱时,特别指出蜀本与京本、监本的差异,进一步印证其版本学价值。


提示:以上信息综合了宋代文献及版本学研究,若需完整古籍例证,可参考《石林燕语》《沧浪诗话》等原始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蜀本的意思

《蜀本》是一个汉字词汇,指的是以蜀地(今四川省)为根据地、流传于蜀地的史书或文献。通常用于指代《蜀志》、《蜀纪》等关于蜀地历史的文献。

拆分部首和笔画

这个词的部首是虍,总共7个笔画。

来源与繁体

《蜀本》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是指有关蜀地的经书和史书。繁体字为「蜀本」。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蜀本」的写法可能会有些不同。例如,有时会将「蜀」的下部写成「几」,表示山的形状。又或者将「本」的上部写成「木」,强调这些文献的根源和重要性。

例句

1. 这本书是《蜀本》,记录了蜀地古代的历史和文化。

2. 研究《蜀本》可以更好地了解蜀地的发展变迁。

组词

蜀本:《蜀志》、《蜀纪》、蜀地、蜀文化

近义词

蜀录、蜀史、蜀志

反义词

非蜀本、外地史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