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山的意思、金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山的解释

(1).产金之山。《南史·海南诸国·林邑国》:“其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

(2).比喻人的仪表英俊、德行崇高。《梁书·朱异传》:“﹝ 异 ﹞器宇弘深,神表峯峻。金山万丈,缘陟未登;玉海千寻,窥映不测。”

(3).西方之山。《后汉书·冯衍传下》:“跃青龙於沧海兮,豢白6*虎於金山。” 李贤 注:“金山,西方之精也。”

(4).山名。在 江苏省 镇江市 西北。古有 氐父 、 获苻 、 伏牛 、 浮玉 等名, 唐 时 裴头陀 获金于江边,因改名。 南宋 韩世忠 败 金兀朮 于此山下。 元 萨都剌 《江城玩雪》诗:“千重 铁瓮 成银瓮,一夜 金山 换玉山。” 清 陈维崧 《添字昭君怨·夜泊銮江》词:“一点 瓜洲 玉糅,半笏 金山 雪透。”

(5).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附近海中。 宋 吴聿 《观林诗话》:“ 华亭 并海有 金山 ,潮至则在海中,潮退乃可游山。有 寒穴泉 ,甘冽与 惠山 相埒。”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金山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金山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词汇,其含义可分为以下四类:

一、矿物学本义 指富含金矿或黄金储量的山体。《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出产黄金的山」,这类表述常见于古代地理文献,如《山海经》中记录的金属矿产分布。

二、地理专名 特指中国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部的金山,因唐代裴头陀于此开山得金而得名。该山为长江江心岛屿,清代因河道变迁与南岸相连,现存江天禅寺等历史建筑群,被列为国家5A级景区。

三、财富象征 在文学语境中喻指资源丰饶之地。宋代诗人陆游《秋晓》中「金山之泉甲天下」即用此意象,清代《扬州画舫录》也将盐商聚集地扬州称为「东南金山」。

四、佛教圣境 佛教典籍中「金山」指代须弥山,《大智度论》描述其为七宝所成之山,在《法华经》等经典中象征佛法庄严,敦煌莫高窟壁画对此有具象化呈现。

网络扩展解释

“金山”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综合各来源信息,其解释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基本含义

    • 字面意义:指产黄金的山脉。如《南史》记载林邑国“有金山,石皆赤色,其中生金”,形容富含矿藏的山体。
    • 比喻意义:
      • 形容财富或珍贵事物,如成语“金山”比喻丰厚的物质资源。
      • 形容人的仪表出众、德行高尚,如《梁书》用“金山万丈”赞美人物品格。
  2. 地理名称

    • 江苏镇江金山:位于镇江市西北,原为长江中岛屿,清末与陆地相连。以金山寺、慈寿塔、白龙洞等古迹闻名,民间故事《白蛇传》“水漫金山”即源于此。
    • 其他地理位置:
      • 上海松江附近海域曾有小金山(潮汐岛);
      • 台湾新北市有金山区;
      • 阿尔泰山在古籍中也被称为金山。
  3. 文学与宗教中的象征

    • 佛教典籍《法华经》以“身色如金山”比喻佛身的庄严;
    • 古诗词中常借金山表达西方神山或自然奇景,如《后汉书》提及“豢白虎于金山”。
  4. 其他用法

    • 部分文献将“金山”代指西方方位,如李贤注《后汉书》称其为“西方之精”。

“金山”一词涵盖自然地理、文化象征及文学隐喻,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若需进一步考据,可参考《南史》《梁书》等古籍或地方志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嗄飰柏成白冠氂缨拜央鄙慝播美波靡不赞一词侧倾搽粉叉竿葱蔚大猩猩彫候都授風勵蜂起云涌俯仰圪节乖张傀然黄伞格活变检正赍材鞠侯吭嗓劙刀里閈鳞附麟毫帘莅正论藏吕公枕木嚼木闸逆格牛脖子女古排队啓行擎盖亲生子女容保入目上蔡鹰卢社会关系舍却师子舞甩开四门斗里死有余诛跳坑颓壖挖云五词屋溜狭庐显证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