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金饰的带嚼口的马络头。 南朝 陈 祖孙登 《紫骝马》诗:“飞尘暗金勒,落泪洒银鞍。” 唐 白居易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罌。”《水浒传》第一○一回:“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2).借指坐骑。 唐 韩翃 《送田仓曹汴州觐省》诗:“玉杯分湛露,金勒借追风。” 宋 梅尧臣 谢绛 《希深本约游西溪信马不觉行过据鞍联句》:“无由驻金勒,林表日光低。” 清 陆嵩 《新年作》诗:“开遍枝头桃李花,暂扶残醉停金勒。”
(3).借指骑马的人。《白雪遗音·马头调·饯别》:“ 张生 上马,车儿东去,马儿西行,金勒望小姐, 鶯鶯 望 张生 ,凄凄凉凉心酸痛。”
“金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详细解释:
指金饰的带嚼口的马络头,即用黄金装饰的马具部件,用于控制马匹。这一解释在多个文献中均有体现:
借指坐骑
通过“金勒”代指马匹本身,常见于诗词中。例如:
借指骑马的人
通过马具代指骑马者,强调其身份或姿态。例如《水浒传》中“金勒马嘶”既描绘马具,也暗示骑马者的豪迈。
以上解释综合了汉典、古诗文及权威词典的释义,可通过标注来源的网页查看更完整例句。
金勒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黄金贝壳,也可以指代很小的金子。在古代文学中,金勒常常用来形容珍贵、宝贵的东西。
金勒的部首是金字旁,表示与金相关的事物。它有8个笔画。
金勒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文学作品《古文观止》中的一篇诗,诗中写道:“金勒微猷,干禄敬修。”这个词也出现在其他古代文学作品中,逐渐被人们所使用。
金勒的繁体字为「金勒」。
在古代,金勒的写法可能会略有变化,但整体形式基本保持一致。
1. 那个戒指上镶嵌着一颗金勒,非常昂贵。
2. 他带着一串金勒手链,展示了他的财富和地位。
1. 金色:指颜色像黄金一样的。
2. 黄金:指最常见的贵重金属。
3. 金贵:形容贵重而珍贵。
4. 金子:指黄金的一种通俗称呼。
1. 宝贵:指非常珍贵的。
2. 珍贵:指非常稀有而宝贵。
3. 贵重:形容价值很高。
普通:指一般的,不珍贵的。
平凡:形容普通而不稀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