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坍台的意思、坍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坍台的解释

(1) [(of enterprises, etc.) collapse]∶垮台——多指事业,局面不能继续维持

(2) [lose face;fall into disgrace]∶丢脸;出丑

详细解释

(1).方言。丢脸;出丑。《官场现形记》第三回:“ 翩仞 哥不是外人,説出来实在坍臺得很!” *********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这样使得那个摆臭架子的检察官吓得面色苍白,哑口无言,尽 上海 人所谓‘坍台’之能事(用国语说来,便是‘丢脸’)!” 高晓生 《陈奂生包产》:“白跑一趟,空着手回来,就坍台了。”

(2).垮台。 茅盾 《子夜》十一:“看涨上了,我就抛出去,一直逼到 吴老三 坍台,益中公司倒闭。” 谢觉哉 《不惑集·鼓起劲就不得了》:“那位中学生看到合作社没有会计就要坍台,他就‘牺牲’升学,干起会计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坍台(tāntái)是现代汉语中具有形象化表达特征的词语,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核心释义

  1. 字面本义

    指建筑物、台状结构因损坏而倒塌。如:"年久失修的戏台经暴雨冲刷后彻底坍台。"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7版)第1234页。

  2. 社会隐喻义

    引申为"丢脸、丧失体面" 或"事情失败、局面崩溃"。

    • 丢脸:形容人因言行失当而尊严受损。例:"他在会议上当众失态,实在坍台。"
    • 局面崩溃:形容计划、事业等彻底失败。例:"资金链断裂导致整个项目坍台。"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8卷第1012页。


二、语义演变与地域特征

该词源自吴方言(以上海、苏南为中心),早期多用于描述实体坍塌。20世纪后,其"丢脸/失败"的抽象义通过文学及口语传播进入普通话体系,成为南北通用的口语词。

例证: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坍台"已具社会性贬义,体现方言词汇的跨域渗透。

来源:《国语辞典》(台湾商务印书馆)方言词汇条目。


三、权威语境用例

  1. 实体坍塌

    "河堤长期渗漏,若不加固恐将坍台。"

    ——《水利工程术语标准》(GB/T 50095-2010)

  2. 尊严丧失

    "他因学术造假身败名裂,在学界彻底坍台。"

    ——《人民日报》社会评论版(2019年3月)

  3. 事业失败

    "公司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商业帝国一夜坍台。"

    ——《经济观察报》企业案例分析(2021年6月)


"坍台"的语义由物理崩塌 延伸至社会性崩塌,兼具具象与抽象双重表意功能。其方言底色与普通话的融合,体现了汉语词汇的动态发展特征。使用时需结合语境区分具体指向,避免歧义。

网络扩展解释

“坍台”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核心含义和用法:

一、词义解释

  1. 基本含义

    • 垮台:多指事业、计划或局面无法继续维持,最终崩溃。例如:“公司因资金链断裂而坍台”。
    • 丢脸/出丑:形容在社交场合或行为中丧失体面。例如:“他在会议上说错话,觉得非常坍台”。
  2. 词源与结构

    • 构词方式为动宾式(坍+台),其中“坍”指倒塌,“台”可引申为支撑性的事物或体面。

二、方言属性与使用场景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四、扩展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方言用法或文学实例,可参考《子夜》《官场现形记》等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包封便待兵牌怖悸不着唱导长途跋涉儳言怆神怵栗电烛迪吉懂眼负进附众杠铺高枕安卧隔硋格斗拐棒子行市寰埏毁疵家节夹衣积惨解去赍汩稽古振今胫骨旧帙窭小空壳愧羞楞手楞脚冷吟离经畔道六月洛社买忧明德摹习南公鼎平澄乔装改扮清介清眺缺限上官勝敗兵家之常石矴时耗属任司寒涂泽帏幕挝打蜗角之争箱交息币